第三部分:谜团(第6/17页)

在日本官员的监督下,伐倒的树木裁成了尺寸方便处理的几段——这些木料不是太好处理。不得不聚集好几架特种仪器才能把这棵大家伙运送出去,乔治亚太平洋公司要的运送费可是一大笔钱。不过这不是问题。那个日本人已经选中了这棵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付了账。这位代表甚至因为没要乔太公司的木料厂加工这棵树而道歉。他缓慢而清晰地解释说,这是宗教用的东西,决没有辱没美国工人的意思。乔太公司的高级执行官点点头。他认为这没什么,现在树已经是日本人的了。他们给树木进行一下风干处理,然后再把它装载到一艘悬挂着美国国旗的木材运输船上,开始了它的横跨太平洋之旅,到那里再根据木材的特殊新用项,因循着宗教仪式精细加工这棵树——而且是手工操作,乔太公司的人听了大吃一惊。其实这棵树永远到不了日本,这一点没人知道。

默里想,一名执法官员居然成了解决麻烦的能手,真是好生难堪。当然了,当他仰靠在皮椅上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十毫米口径的史密斯威森型自动手枪夹住了他的腰带。本该把它丢在书桌的抽屉里,可是他喜欢摸着这家伙的感觉。他的职业生涯里多数时间用左轮手枪,但是很快就喜欢上了火力密集的史密斯型手枪。比尔也理解。在近来的印象中,联邦调查局局长首次成为在街头开展工作、逮捕坏蛋的职业警察。事实上,默里和比尔·肖开始工作时专业分工一模一样。比尔更擅长行政方面,但谁也不会把他错当成待在总部里的小人物。有一次,肖在机动部队赶到之前盯住了两名抢劫银行的持枪歹徒,这才第一次获得高层的关注。当然,他根本没有怒气冲冲地开枪——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只有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人会这样做——而是让那两个暴徒相信,他能撂倒他们两个。他绅士般的儒雅中显示着钢铁般的意志、机灵和聪明。这就是丹·默里情愿成为肖的私人助手,当他的副局长,替他解决问题的原因了。

“我们究竟该怎么处理这家伙?”肖带着一丝厌恶问。

默里刚刚写完“勇士团案”的报告,他小口啜着咖啡,耸了耸肩。

“比尔,这个人处理贪污案有天分——他是我们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可这一行他并不熟悉,也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什么永久性损害。”默里说的没错。新闻界因为联邦调查局救了那位记者的命,对他们的报道惊人的友善。其实令人震惊的情况是,新闻界根本不知道记者不应该进那里面去。结果,他们对特工组长和解救人质小组感恩戴德,感谢当地的特工组长允许新闻报道组留在现场,感谢解救人质小组在情况危急关头挽救了两人的性命。联邦调查局因为一次形象逼真的大劫难而在公共关系中红运当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联邦调查局比其他政府部门更介意自己的公共关系,肖的问题是解雇特工组长沃尔特·霍斯金斯似乎不太好。默里继续力劝他:“他得了个教训。沃尔特并不愚蠢,比尔。”

“去年逮捕州长算是妙笔了,是不是?”肖扮了个鬼脸。霍斯金斯处理政治腐败案件的时候还真是个天才。一位州长就因为他,至今还在联邦监狱里缅怀人生呢。那次是霍斯金斯第一次当特工组长时的表现。“你心里早有打算了吧,丹?”

“丹佛的反走私行动中心,”默里眼睛里闪烁着淘气的光芒答道。“那是最棒的。他由一名小小的地区警官一跃成为一个重要专业分工当中负责腐败案件的头头。这是晋升,让他不再受治于人,还让他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上去——而且如果我们听到的有关丹佛的乱七八糟的事确实是真的,那么他有的是事情可以干了。可能有个参议员和众议员涉案——也许还不止这两个,是有关水资源项目,所涉的金额很大,比尔:好像有两千万落入了个人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