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0/28页)

在约尼完成自己的陈述后,穆吉又站起来发言。为了减轻一些人对机场驻有大量乌干达军队的焦虑,他谈到了自己在乌干达的一些经历。穆吉表示,伊迪·阿明部队的军事实力简直可以不屑一顾,而且他们有可能在交战开始的时候就一哄而散。他还认为,乌干达人对欧洲人怀有敬畏之心,一旦他们看到一个欧洲人,就会条件反射似的竖起步枪敬乌干达军礼。

虽然约尼也说乌干达军队的实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但他强调,“我们在各个层面都要把他们看做一支军队,能够对我们产生威胁的军队。”从军事层面看,在大楼内部及邻近地区四周的乌干达军队都能对以色列士兵和人质构成一个威胁因素。所以,必须消灭他们。另一方面,外围防护力量之外的乌干达军队被认为威胁不大。所以,这些人不需要严阵以待,特别是他们也有试图逃跑的可能。

在各个部队的指挥官做过简单汇报之后,信号官塔米尔阐述了这次行动的通信网络。最后讲话的是运营官拉米·谢尔曼,他给大家安排了当天剩下的日程。下午,侦察营全体士兵将会参与一个模拟演习。晚上,将会有另外一个全方位的模拟演习,与行动有关的其他部门都要参与。

通报会结束不久,行动中所有要使用的武器会进行试射。实际上,有很多工作摆在大家面前:领取自己的装备、准备和测试车辆、参与演习以及熟悉包括示意图和照片在内的情报资料。

会议在约尼的几句总结语中接近尾声,每个人都起身离开了会议室。来自侦察营之外的军官只有少数一些到场,其中有早在大约20年前就创立侦察营的阿维汉·阿南准将。阿维汉对约尼如此周密地准备通报会及他对各种行动细节的处理钦佩不已。但每个人都记得,除了阿维汉,没有其他比约尼军衔高的军官出席会议。这对一个行动之前的通报会来说极度地不寻常,因为一般的情况都要有高层军官的参与。也许,这也强化了所有人的感觉,没有一个高层人士打算批准这个行动计划,而且也没有一个人严肃地考虑过,从遥远的以色列派遣士兵千里迢迢地奔赴那个非洲腹地。

※※※

通报会在中午结束以后,约尼、阿维和塔米尔驾车到肖姆龙的临时总部,以征得他对侦察营行动计划的批准。三个人在肖姆龙的办公室外等候了几分钟,直到他结束另外一个会议。塔米尔走到约尼的身边,问他觉得计划被批准的可能性有多大。约尼的判断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得到总理和内阁的批准。而且,计划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艰难的决策。

就在此时,约尼被叫去跟军事行动指挥部通电话。他回来的时候,笑眯眯地说:“埃胡德走了。他退出了。”那天早晨,埃胡德接到依库提的命令,让他前往肯尼亚去做一些可能的安排,因为行动结束后飞机也许会在那里降落并且加油。塔米尔感觉到,从那时起,约尼的表现就变了样。他不再为埃胡德参与行动一事而困扰,因此显得更加轻松。而且,在塔米尔看来,后来进入肖姆龙办公室的时候,约尼还带着一丝兴奋。

约尼花了几分钟概述了他的计划。没有提问,没有任何评价。肖姆龙就原样接收了,没有一点修改。18

接着,他们回到侦察营继续准备工作。很明显,因为现在确定了埃胡德不会参与行动,约尼把自己在突击队的角色改为指挥小组的一员。这意味着,他会和第一批突击队员行动,但是不参与进攻大楼,而是在航站楼主入口几米外的地方留守。在那里,约尼能够掌握士兵进入航站楼的节奏以及大楼内部的动静,还有大楼外面发生的状况。如果有必要,他也能够立刻进入人质被挟持的大厅。为此,他决定再增加一名可靠的、富有经验的战斗役士兵到队伍中,队伍也包含了负责通信事务的塔米尔、医生大卫·哈辛以及一个战地医疗队。“我想,约尼选择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是考虑可以尽最大可能地从领导突击队快速转为参与战斗。”阿米尔说。“他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假如出了意外甚至是很小的意外,他能够参与行动。他知道,一旦发生意外,至少还可以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