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胡康谷口(第6/6页)

值得一提的是,潘德辉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物。他在孙立人军中本来地位超然,属于军统局派来的监军之流人物,却专心于对日作战,完全没有起到监视孙立人的作用。实际上,从后来的情况看,潘德辉简直就是孙立人最核心的嫡系,从军统局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工作完全失败。1955年,孙立人因郭廷亮兵变案被软禁,老部下纷纷被捕。从现在披露的档案来看,这一兵变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目的无非在于彻底消除孙立人在国民党军中的影响,以便蒋介石更好地控制军权。因此,审问中主要的内容就是诱供。潘德辉当时也在被捕之列,审问他的是“国防部”高级法官毛惕园。毛惕园与潘德辉同出军统,认为他不会死保孙立人,因此对潘软语道:“你与总裁乃是同乡(潘与蒋介石都是浙江人),你自然知道应该跟着哪边走。”不料,潘冷笑道:“这样说来,贵同宗现在北京做国家主席(指毛泽东主席),你也自然知道应该跟着哪边走。”把毛惕园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将潘德辉关了小号。

潘德辉部下的克钦游击队,给日军后方以沉重打击。

其实孙立人对潘德辉颇为严厉。一次,潘德辉遇到一批曾烧杀抢掠过华侨的地方武装,当场将为首者处死,孙立人不了解情况,曾当即把潘抓起来,差点儿枪毙。

这只能说是缅北血战中结下的生死情谊了。

由于中美方面能够提供更多的物质利益,并广泛宣传日寇的残暴,使日军在当地克钦族人中的影响渐渐衰微,可说是断去了日军一臂。战争后期,当地的克钦人基本都成了中国军队的耳目。

孙立人所作的第二件事,就是对战术进行了总结,并认定单纯依靠美军的标准战术,即便有充足的火力兵力,在丛林中作战也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孙决定在战术上重拾东方兵法的精要——对敌军实施大范围、远纵深的迂回,来瓦解日军的筑垒抵抗。

事实上,孙立人的思维很是超前,直到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依然死抱着依靠火力平推的战术打丛林战,结果在胡志明面前磕碰得鼻青脸肿。

1月中旬,孙立人命令所部第113团从于邦向左侧行军30英里,从日军阵地左翼远方绕过其防守地域,直插日军背后的补给中心——太白家。

这一仗,中国军队在丛林中穿行近百英里,貌似舍近求远,但战果辉煌。猝不及防的日军被迫放弃太白家,远征军在此处缴获大量日军辎重。接着,新38师继续向敌后猛插,直取日军这个扇形阵地的总枢纽——腰班卡。日军在腰班卡和于邦之间的防御阵地至此失去了意义,日军纷纷穿越新38师的迂回路线向东撤逃,退回孟关,以免被中国军队包围。

这一次迂回的成功,使孙立人信心大增。此后的日子里,孙立人将这种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几成经典。不过,他的部队到达腰班卡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日军——另一支远征军的部队已经占领此地多时了。

这支部队就是廖耀湘的新22师。

廖耀湘怎么会出现在腰班卡呢?这的确是有点儿令人奇怪。

那还用问吗?也是迂回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