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印公路(第2/6页)

大量的运输机运载着部队和重武器,源源不断地在密支那机场降落。但是,空降密支那的部队过于谨慎,他们把大量兵力用于侧翼防守,只有一个团进攻两公里之外的密支那城。而日军乘机收缩外围部队,以一个联队的主力据垒进行防守。

由于兵力太少,久攻不下,加之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原先的突袭变成了强攻。盟军几度攻入城区,又几度被日军逐出。中国军队不断空降补充到战场,双方在密支那火车站一带反复争夺,伤亡都很惨重。

不过,战略上,孟拱河谷的节节推进与奇袭密支那,已经让中国军队完全掌握了缅北战场的主动权。

这一切,得益于仅仅距离战线背后一天路程的中印公路。1943年年底,中国远征军驻印部队发起反攻之战后,总的来说一路向前,势如破竹。其中,及时稳定的后勤补给是中国军队作战的一大保障。作战中,中美运输部队利用中国远征军背后已经修筑完成的中印公路部分路段,派出汽车不断将物资运往前线。

这条公路是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的因,也是反攻缅北的果。说它是因,因为它是为中国输送弹药物资的大动脉,正是为了给国内战场提供真正高效的一条国际运输通道,中国出动远征军从云南、印度双向发动了反攻;说它是果,打通缅北的过程中,也确实需要一条进行补给的公路。结果提供补给的公路越修越长,事实上就形成了中印公路。因为由中美工兵合作开路,所以这条路又叫“华美路”;再因修此路是为了打破日军封锁,并最终会师东京,所以也被称为“到东京之路”。

蒋介石将其命名为“史迪威公路”,史迪威自己却不大买账。

可以说,远征军的缅北反击,主要就是围绕着这条公路进行的。

这条公路始于印度雷多,经密支那后分为南北两线。南线经八莫、南坎,至畹町与滇缅公路相连;北线越过伊洛瓦底江,经腾越龙陵与滇缅公路相接。它是由959.2公里的滇缅公路,300多公里的保(山)密(支那)公路,500多公里的密(支那)雷(多)公路组合而成,全长1800多公里。因为它起于雷多,所以美国人又叫它“雷多公路”。

伴随这条公路的,还有一条当时世界最长的输油管,为前方的车辆提供油料,后来又成为中国战场的输血管。中印输油管由直径十几厘米的铁管组成,每节长6.96米,节与节之间相焊接。该油管从加尔各答起,经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长3000多公里。它的开通,改变了中国战场“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艰苦局面。

担任这条从印度方面开始的公路筑路工程的主力,是中国远征军工兵第10团、第12团,美军工兵第45团、第3302团、第84922航空工程营等,共有工程兵7000多人。在美军工兵中,大多数是黑人士兵。根据远征军老战士回忆,这些黑人士兵对机械十分熟悉,操作起工程机械来,如同弹奏音乐般顺手。

除了工兵,从印度开始修筑公路的还有来自印度、缅甸、尼泊尔和来自中国西藏的劳工,这些劳工常年保持在两万人左右。

1943年10月,美国特派陆军工程专家刘易斯·皮特少将任工程总指挥,此人是美国工程专家,曾负责设计修筑过密苏里水坝。他在工程中推行24小时工作制,经常拿着手杖在最困难的地方现场办公,使公路在莽林中快速延伸。可谓功不可没。

中国远征军的补给除了空运,就是依靠这条公路的汽车运输,一改传统战场人挑肩扛的做法。而轻伤员往后方转运也依赖这条公路,重伤员则依靠飞机。

在缅北战场,中国远征军战士部分地得到了和美军士兵同等的待遇。美国在战时,在国内实施过配给制。1942年1月轮胎是第一个实施配给的,因为天然橡胶供应中断。此后不久,1943年11月前小轿车、打字机、糖、汽油、自行车、鞋类、燃油、咖啡、炉灶、肉类、猪油、奶酪、黄油、人造黄油、加工食品、干果、罐装牛奶、木柴和煤、果酱、果冻、水果黄油都搞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