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方和西方(第13/14页)

在日俄战争以前,英国国内就有很多人反对英日缔结同盟。他们的观点是:“在日俄战争中,俄国人陷得越深,波斯和阿富汗的压力就越轻,而英国也更容易从这些地方获得利益。”一个国家想要扩张会受到种种限制,其中一条就是财力。当时的俄国一方面跟日本对抗,一方面紧紧关注着与其他国家在商业贸易中的冲突。能够肯定的是,如果俄国想要在中国取得领导地位或者以不正当的理由控制中国,它就必须和遵守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为敌。而俄国一旦在远东地区投入大量的精力,它在巴尔干、波斯或德国边境的军事行动就会受到制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德国执行了俾斯麦同奥匈帝国缔结盟约的政策,而不是和俄国沙皇缔结盟约的政策后,德国就会怂恿俄国在远东扩大军事占领区域。1895年,德国通过武力干涉使日本失去了旅顺港并使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更加便捷,直到它在战争中被日本挫败为止。而近来的种种迹象表明,日俄战争的惨败使俄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能力在欧洲发挥较大的影响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包括英国在内对满洲有企图的国家会发现,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他们分别依托于领土控制彼此的利益。

俄国和日本在满洲国达成的协议奠定了它们在满洲国的地位。这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的协调行动的协定无二,都是日俄战争的直接后果,这也使得欧洲国家之间重新分化组合。这种结果是由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导致的,而最让欧洲国家惴惴不安的是德国海军实力的增强。上面两个不同条约的达成有相同的动机,那就是减少协约国之间的相对压力,让它们有精力去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军事强国。

日俄协定和英俄协定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无法避免的问题。这种协定最大的缺点是,两者在利益方面的冲突会慢慢加深。德奥同盟也不例外。如果一纸协定就能解决所有的利益冲突,并能够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的话,那是最好。可是,日俄协定和英俄协定的侧重点是欧洲,而不是其他地方。这种协定的签订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是没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的,而是为了改变欧洲的局势。目前,日本和俄国的冲突并不比以前有所减少,在其他国家看来也是如此。这两个国家就像是一对感情不和的夫妻,它们常常在某些时候联合起来对付别人,但它们内部也争吵不断,只有凭借军事实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当然这种解决手段并不仅限于战争,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炫耀自己的力量或许可以避免战争。在当下,虽然俄国的财政入不敷出,但它还是批准了将西伯利亚铁路变为双轨线并将其全面改进的计划,西伯利亚铁路的许多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俄战争中俄国力量的运用,虽然它在战争时期还被特殊照顾。俄国这样做肯定不是仅仅出于商业考虑,就像日本吞并朝鲜也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俄国的敏感一样。我们可以肯定,眼下俄国和日本的合作是为了防范其他军事强国介入这个局面从而使局面更难控制,英国和俄国在波斯签署的协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注释

①全名托马斯·巴宾顿·马孝莱,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②詹姆斯·门罗发表于1823年,代表美国当时的观点,既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的主权事务。对于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美国保持中立,若战争发生在美洲,美国视其为敌意行为。

③英担是英制质量单位,现仍用于美国。传统的1英担等于112磅,即8英石。

④均势局面:指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