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撤军(第6/14页)

阿富汗的战火片刻不息,坚定了戈尔巴乔夫撤军的想法。1986年11月13日,他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阿富汗已经打了6年了,如不改变态度,我们还得打20到30年。这给我们影响事态发展的能力罩上了阴影。”戈尔巴乔夫继续说:“一般来说,我们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们为什么一方面承认我们的部队没能力控制局势,而另一方面又要无休止地打下去呢?在近期我们要结束这一过程。”

不过,戈尔巴乔夫要做出全面撤军的决策,在苏联政府高层是有阻力的。1984年乌斯季诺夫元帅病逝后,索科洛夫元帅接任苏联国防部长。阿富汗战争是索科洛夫元帅最后的辉煌,也是他军事生涯的顶峰。他是苏联军队和苏联政府中在阿富汗问题上最强硬的主战派,理所当然地成为驻阿富汗苏军队的代言人,更是戈尔巴乔夫决定从阿富汗全面撤军的主要障碍。

但扫除障碍的机会很快来了。

1987年5月28日,星期四下午7点半,一位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塞斯纳”轻型单引擎运动飞机,穿过当时被认为是无懈可击的苏联防空系统的重重警戒,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当他十分兴奋地向围观的人们散发着名片,并声称自己是从赫尔辛基飞来的时候,苏联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随后,苏联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将激动万分的小伙子带走,最终莫斯科法院判鲁斯特因“非法入境罪及扰乱航空秩序罪”入狱4年。苏军为此大丢脸面,戈尔巴乔夫从华沙中断华约联席协调会议,立即赶回国内召开高层会议。

5月30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戈尔巴乔夫严厉地指出:“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不可容忍的漫不经心的态度和犹豫不决,没有采取战斗手段来制止入侵飞机的飞行。因此,我要求解除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同志的职务。很显然,科尔杜诺夫的错误是无法原谅的,他使世界上最强大的防空部队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军方不断有人为科尔杜诺夫说情,并要求彻底调查整个事件后再做结论,索科洛夫元帅最后还对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批评,指责他没有服过兵役,没有资格对军队的事情评头论足。戈尔巴乔夫更为恼火,他再次发言:“我认为,国防部对部队领导严重失职,对出现的重大疏忽缺乏应有的警惕和纪律,而导致国家和军队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损害。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要求同样也解除索科洛夫同志的职务。”与会者都大吃一惊,因为索科洛夫是屈指可数的元帅之一。

第二天,《真理报》公布了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国土防空军总司令科尔社诺夫被宣布撤职,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则因“退休”被解除职务,新任国防部长由亚佐夫大将担任。

据说,事实的真相是这样:鲁斯特为躲开苏联的雷达,他尽可能降低飞行高度,进行超低空飞行。他最终以80米的高度、225公里的最快时速,顺利地从苏联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的海边城市科赫特拉—亚尔维进入苏联领空。28日当地时间14时29分,爱沙尼亚的科赫特拉亚尔韦市,塔林防空系统的雷达捕捉到一个不起眼的飞行目标。苏军三个导弹师随即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随时消灭目标,命令却迟迟未下达。“鲁斯特事件”发生的四年前,苏联萨哈林群岛上空,在情况尚未明了的情况下,一架韩国民航波音747客机被苏军击落,造成机上269名乘客死亡;世界各地对此反应强烈,许多国家连续数周禁止苏联飞机进入本国领空。惨剧发生后,苏联军方下达了秘密命令:在无法判明飞机有军事目的的情况下,禁止向一切民航飞机和体育运动飞机开火。鲁斯特似乎对苏联军方的心理了如指掌,他大大方方地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