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撤军(第8/14页)

阿富汗游击队在阿富汗国内已经拥有了大量能够达到专业军事工程标准的营地、转运站、据点和基地区域。这些地方的防御工事和防空火力网水平甚佳,一般设在有利地形,外围以数道防御线控制,制高点还建设了掩体火力,来犯苏军只能铩羽而归。城市之外的地方基本都成了游击区,苏军再也无能为力。1987年的安全形势甚至恶化到了这种程度:当阿富汗游击队要筹款的时候,在人民民主党政府任职的人必须“捐款”。“捐款”数额大小根据“捐款人”的职务、是否在政府军任职、是否为人民民主党党员这样的因素来决定。决定之后,“捐款人”必须在期限之内按时按数额付款,否则一定会成为城市游击战的暗杀目标,绝无可能幸免。

阿富汗国内许多地方,苏军已经开始与当地村民和游击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军不对某些阿富汗游击队采取任何行动,而游击队同样也不进行抵抗。当苏军空降兵进行反游击作战时,上面常常会有命令下达:不要去攻击某某村庄。有时苏军还会组织运输队,到那些“友好”村庄进行一些人道主义援助,送去面粉、煤油甚至枪支等;这事实上都是苏军在为撤军做准备。

1987年12月19日,苏联电视台第一次向苏联人民播放了苏军在帕克蒂亚省霍斯特战斗的实况,苏联人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军队在阿富汗作战的情况。此外,苏联的新闻报道已经开始强调苏军在阿富汗所面临的艰难困苦。苏联政府这是在让国内公众做好思想准备,苏军即将撤出阿富汗。

与此同时,《星火》《真理报》等官方报刊开始刊登有关反对阿富汗战争的报道和信件。比如1987年夏天,《星火》杂志战地记者博罗维科发表了三篇系列文章,描绘了苏军中的阴暗状况和厌战情绪。1987年11月,《真理报》公布了读者来信,信中指责党的精英的孩子们逃避服兵役。

1988年初,法国一些新闻机构获准在莫斯科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53%的苏联人赞成“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只有21%的人反对撤军。在大多数苏联人看来,阿富汗战争已经完全是一场灾难,他们称阿富汗是“苏联的越南”。

进入1988年,全球瞩目的日内瓦谈判开始了。事实上早在1982年6月,苏联就默许了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的日内瓦间接会谈。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曾先后举行六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但未能在实质性问题上达成协议。但这一次,苏联,美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四方围绕着苏联撤军、阿富汗实现和平、阿富汗游击队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问题展开了艰苦的直接谈判。谈判并没有“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参加,美苏在对阿富汗援助武器问题上争执不休,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则在联合政府问题上同样互相不肯让步。

阻碍签约的最大问题是停止援助问题,双方都不肯在此问题上让步。阿富汗认为,在苏联撤军后,阿富汗有权接受苏联的军事援助。苏联也声称,苏联将在撤军后继续向阿富汗政府军提供援助。美国则认为,美国停止援助后,苏联仍然援助阿富汗政府军是不合理的,如果这样,美国也将继续援助阿富汗游击队。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为了平等,代替禁止提供武器的惟一方法是彻底放手继续提供武器。

最终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达成的共识是这样的——美苏互不干涉对方向阿富汗继续提供武器,而联合政府问题暂时搁置,并没有为解决未来阿富汗的政体问题做出妥善安排。这两项“共识”,为后来的阿富汗局势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为了支持白沙瓦的游击队,美国紧急进行援助。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决定通过巴基斯坦,在苏联撤军前各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3亿美元的武器和弹药。3月底,第一批“米兰”轻型反坦克导弹共140枚率先送到游击队手中。紧接着,“陶”式反坦克导弹、西班牙造120毫米迫击炮和一大批先进的反坦克炮也陆续送到了游击队战斗的前线。相比之下,苏联向阿富汗运送武器的规模更大。从1月开始,苏联向阿富汗运送燃料和弹药的车队就由原来的每周2次增加至每周4次。进入3月份,运输量进一步增大,苏阿交界处的海拉顿成了一个重要的吞吐港,卡车几百辆几百辆地抵达这里,安-26运输机更是四处飞翔。苏联运到阿富汗的武器装备包括坦克、火炮、多管火箭炮、装甲运兵车,甚至包括米格-23战斗机。仅4月11日,就有一个卸货车队经过5个小时才全部开出喀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