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之后的战争(第8/12页)

当CNN、BBC的电视新闻画面显示,几十辆保养完好的俄制BMP步兵战车、加装附加装甲的T-62改良型坦克加入了北方联盟的队伍时,西方电视观众大为震惊。与塔利班战斗的前线一次出现将近50辆北方联盟的坦克,它们都处于良好的维修状况。在重武器的压制下,缺乏补给、遭到四面孤立的塔利班只能以轻型武器实施抵抗。外界普遍判断,塔利班的失败已经指日可待,俄罗斯提供的全面军事援助成了美军的空中支援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媒体评论说:当年美军原子弹没有让日本即刻放弃抵抗,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之后,日本赶紧宣布投降;眼下的阿富汗,也有几分这样的味道。

坎大哈是下一个攻击目标,也将是最难以攻克的目标。11月24日,当美军得到奥马尔和拉登仍在城内的情报后,立即向坎大哈市郊投放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以加强前进突击兵力。美军同时于11月25日由海军陆战队第15和26远征旅派出1500名陆战队员,投放到坎大哈西南约140公里处的比比特拉临时机场,建立前方基地。迈克·德龙中将回忆:“我们派遣了一批人数不多的特种部队进行了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用飞机把他们运到坎大哈南部60英里外的、沙漠中的一个预定地点。他们在那里建设了一条沙子跑道。后来我们需要不断地对这条跑道进行修整,直到该跑道使我们终于可以用飞机将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士兵运送到我们建成的代号‘犀牛’的军事基地。到11月底,我们已经用C-130和C-17运输机(从阿曼起飞)以及H-53运输机(从我们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运送了上千名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的士兵。”

美军以10人到100人不等的巡逻队日夜警戒坎大哈方向,试图截断城内塔利班守军的退路。迈克·德龙中将说:“他们潜伏着,等待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深夜从坎大哈沿高速路逃奔而来。我们的士兵埋伏在夜色中,戴着夜视镜,在敌人进入犀牛基地15英里范围时从道路两边发起进攻,将他们的卡车炸得粉碎。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到来,我们也开始向坎大哈周边地区发起进攻。我们(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和其他的联军特种部队)在夜间出动,分为十几个行动小组,散布在不同的位置上。我们的部队从没有进到该城的内部。我们总是在夜间袭击塔利班或基地组织的护卫队,有时候是和我们的攻击性直升机协同作战。我们将所有的出口和所有的主干道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我们夜间用掠夺者(无人机)来监视他们的行动,白天则派地面部队来完成这个任务。这种战斗要求我们必须使用快速的机动车,并且在战斗过程中不能提供太多的支援;我们必须在夜间分小组完成任务。这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但这也恰恰是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专长。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常常打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武装分子措手不及,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力量。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后,敌人的军心已经严重地动摇了,迫使坎大哈投降的时机已经成熟。”

美军特种部队在11月14日就已经潜入坎大哈北部地区。这里由普什图族反塔利班武装领导人哈米德·卡尔扎伊控制,他答应与美军合作,一起向坎大哈发动进攻。迈克·德龙中将回忆:“卡尔扎伊此前一直流亡在外,拥有大批的追随者,他在战争初期,坐着摩托车在没有携带任何安保人员的情况下,穿过巴基斯坦边境,重新回到了阿富汗。一进入阿富汗,卡尔扎伊就迅速地重新确立了自己反塔利班领导人的地位。他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向他空投了设备、武器、食物以及补给。他打了一系列的小战役,逐渐靠近坎大哈,但我们想让他避免主要冲突,保存实力。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所遇到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别人,恰恰是来自于我们:我们的一架B-52轰炸机误投的一枚炸弹就在他附近爆炸,他的脸被炸弹的碎片划伤了。他简直气疯了,不过除此之外,他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