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蟒蛇”与“红翼”(第9/13页)

行动开始了。第160特种航空团的“黑鹰”直升机利用夜幕的掩护,将4名“海豹”队员送至目标区域外围,再由队员自己步行进入潜伏地点。“海豹”队员们顺利进入观察位置,但不久发生了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观察位置竟然被三个当地的阿富汗牧羊人误打误撞发现。“海豹”队员赶紧将这3个阿富汗人控制住,然后,他们就遇到了美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在海湾战争中遇到过的相同难题——是否要杀死这三个牧羊人?

鉴于当时的形势,“海豹”队员们很难做出决定,最后不得不采取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三个牧羊人的生死。

4名“海豹”队员中,马修·阿克塞尔森主张为了安全起见杀死3名牧羊人;迈克·墨菲上尉和马库斯·鲁特埃勒主张放三人走;丹尼·戴兹选择弃权。投票时,马库斯说了一句话:“我可不想进监狱。”事后,马库斯却又感叹道:“这是我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一切都像是海湾战争中“绿色贝雷帽”部队经历的再现。三个牧羊人获释后,与海湾战争中被“绿色贝雷帽”放走的伊拉克人一样,马上背叛了对“海豹”队员们的承诺,将“海豹”小队的位置告诉了当地塔利班武装。塔利班武装立刻组织了150—200人的部队,对“海豹”小队潜伏的区域发起猛烈进攻。

“海豹”队员们发现,他们完全被塔利班武装分子包围了,战斗就此展开。战斗中“海豹”队员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作为掩护,奋起反击。双方力量相差过于悬殊,在交火后不久墨菲上尉便决定向基地请求支援。“海豹”小队要先转移到相对平坦的区域,再利用村庄和地形的掩护撤退。

由于四人小组的位置位于阿富汗山区,无线电信号接收很差。负责无线电通信的丹尼·戴兹一直位于小队中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不停地尝试和基地取得联系,都没有成功。他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身中5弹仍坚持作战,直到第6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他的脑袋被打掉半个,当场阵亡。等增援的美军找到他的尸体时,他们发现戴兹的卡宾枪已经打完了所有子弹,P226手枪也打到了最后一个弹匣。

马修·阿克塞尔森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头部又受致命伤,在坚持向塔利班武装人员射击了2个弹夹后阵亡。指挥官迈克·墨菲上尉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中腹部,子弹击穿胃部,受伤后他继续指挥小队进行反击。由于戴兹无法与基地取得联系,墨菲上尉毅然决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求救。虽然信号终于发出,由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塔利班火力之下,墨菲上尉又先后被子弹击中胸部和背部,阵亡在爬回掩体的路上。

马库斯·鲁特埃勒在战斗中被一枚在他身边爆炸的RPG火箭弹弹片击中全身多处,震落到山谷中,失去知觉,他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塔利班武装的追击。马库斯就这样成了“海豹”四人小队中最后的幸存,他在山谷中醒过来,忍着伤痛爬了一夜。筋疲力尽,极度缺水,马库斯不得不去添自己的汗液。第二天早上,他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小溪。就在他贪婪地喝水时,发现溪对面站着一个拿着AK-47自动步枪的阿富汗村民。那个阿富汗人看着他,伸出一个大拇指,直说:“美国人,OK!”那个阿富汗人叫来几个村民,取走马库斯的M4自动步枪,将他抬到了自己的村庄里。

不久,塔利班像闻到猎物的狼一样来到这个村庄。躲在屋里的马库斯见到阿富汗村民与塔利班武装分子交谈。心中暗想自己一定会被村民们出卖。但结果让他大感意外,村民非但拒绝交出马库斯,还为他包扎伤口,喂他羊奶。

塔利班武装分子没有放弃,他们躲在村外的路口,等着美国人上钩。马库斯用“海豹”突击队的暗语写了一张字条,交给村里的长老,拜托他派人去向美军求救。他明白,恐怕这是他活下去的最后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