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索姆河战役(第2/8页)

虽说第四集团军的士兵渴望参加战斗,但是对战争的了解程度不多,因为他们刚结束为期18个月的训练。黑格不觉得他们缺少战斗经验有什么不妥。在这方面,他有些像凡尔登战役开始时的法金汉。黑格手中有1500门大炮,在18英里(约30公里)长的英国远征军的战线上,每17码(约15米)就有一门大炮。英军和法军加起来共有大炮:轻型1655门、中型933门、重型393门。德军有大炮:轻型454门、中型372门、重型18门。黑格的自信心很高,他相信,在英国步兵爬出战壕之前,英军的猛烈炮火就能把德国防线打得瘫痪。他的这种自信自上而下传递着。“你们不用拿步枪,拄着拐杖就行了,”一名下级军官告诉他的士兵,“当你们到达赛普韦(村庄名,第一天的攻击目标)的时候,你们肯定会发现那里的德国人都死了。连一只活老鼠都没有。”

进攻计划详细到每一分钟。按照计划,战斗打响一小时后,各部队应该占领的地点有规定,到一天战斗结束时,各部队应该占领的地点也有规定。由于凡尔登的紧急情况,黑格不得不削减做计划的时间,但是他还是找到足够的时间细化计划到他所希望的程度。他根本没有考虑机关枪对战役进程的影响,也没有考虑骑兵如何对付机关枪,他把机关枪简单地说成是一种“被过高估计的武器”。6月24日,当法国总理白里安来乞求他的帮助时,黑格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于是他下令炮兵进行弹幕轰击。

在索姆河北岸,驻扎着费迪南德·福煦的军团,隶属于法军北方集团军,福煦的南面毗邻罗林森的英国部队,其他5个法国军团沿着索姆河向北并列展开。法军的大炮比英军强大,特别是重型大炮,这种武器在大战开始的时候法国是比较缺乏的。法国人的任务是保持攻击姿态,使德国无法调动后备部队去阻止罗林森的进攻。

在即将发动攻击的英法军队的对面,是有严重战斗减员的德国第二集团军,指挥官是弗里茨·冯·比洛(Fritz von Below)将军,他一共有7个师防守整个战线,5个在河的北岸,2个在南岸。由于兵力较少,所有部队都上了前线,这是一种危险的布置,但是比洛别无选择,因为英、法的兵力优势太大了。与法军对阵的德国防线特别薄弱,这是法金汉的意思,他相信凡尔登已经让法军无法在凡尔登之外任何地方发动进攻,因而命令比洛在法军对面布置较少部队。但是,德军把准备工作进行得极好,这都是法金汉的功劳,他命令德军不仅要挖战壕,而且还要做许多额外的工作。德军的防御工事是工程杰作,据点之间相互保护,被敌人攻克的地点,能立刻被隔离开,从而变得孤立无援。在前沿战壕的后面、地下30英尺(约9米)的深处,德国人建造出了一座地下城市,有一长串用钢筋水泥加固的暗室和走廊。在这座人造蜂窝里,有电灯,有自来水,有通风设备,除了最猛烈的炮火轰击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带来损害。在地面上,有一条大约5英里深的防御带,由三道战壕组成(有些地段有更多条战壕),虽然黑格的弹幕轰击逐渐地将这些地面防御工事击碎,但是这条防御带在战斗中仍然还能发挥作用。

按照黑格的作战计划,弹幕轰击需要进行5天。但是,从6月26日,天开始下雨,一直持续到6月28日,所以进攻时间只好顺延2天等待湿地变干。由于害怕弹药库存过低,弹幕轰击的强度有所降低。不过,弹幕轰击震撼力还是明显的。7月1日,在步兵站起来准备出击时,已经有150万发炮弹倾泻到德军防线上,仅在步兵进攻的早晨就炮击了20万发炮弹。平均每一平方码的土地落下1吨的弹药,其摧毁士气的效果与过去四个月凡尔登双方曾经历过的一样。“我能活到明天吗?”比洛的一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难道我们还没有受够这惊人的恐怖?这地狱的交响乐已经持续了五天五夜。人的脑袋就像疯了一样;舌头顶住上颌。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无法睡觉。与外界的联络都切断了。家里没有消息传来,我们也送不出消息给亲人。他们肯定很焦急。还要熬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