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纠缠不清的结盟(第4/7页)

高夫的第五集团军是英国远征军中最小的,此时被迫利用14个师的兵力防守52英里(约85公里)长的战线。他北面的两个集团军各有16个师,一起防守61英里(约100公里)长的战线。高夫开始抱怨,要求增加兵力,也要求增加劳工来改善工事。但是,他没有获得响应。黑格有自己的判断:德军很可能不会在右翼发动进攻;一旦德军来袭,高夫有足够的空间向东北撤退,让南面的法军填补空缺。黑格此时不知贝当已经收到指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法军不是去救英军,而是退守巴黎。

此时,德国人也因意见不合、前途不测而陷入混乱之中。米夏埃尔计划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鲁登道夫决定在3月21日开始进攻,这是可能发动进攻最早的日子,但是,将军们和政治家们却忙于争论如何结束东线战争,结束的条件是什么。这引发鲁登道夫与马克斯·霍夫曼之间的分裂,霍夫曼或许算是德军中最聪明的人,有可能是德军中最有前途的将军,新近被提升为少将军阶。元旦,霍夫曼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谈现场回到国内参加德皇的枢密院会议,外交大臣库尔曼邀请他吃午餐,德皇威廉也加入他们一起吃。德皇问霍夫曼对德国应该如何作为战胜国要求战争损失赔偿的看法。霍夫曼记得鲁登道夫曾要求军官在不征求他的意见之前不能与德皇交谈的禁令,于是他想避免回答。在德皇的坚持下,他服从了,毕竟每一名德国军官都曾宣誓效忠德皇。由于他的观点与鲁登道夫的想法完全不同,他解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东线长期控制大量领土意义不大。虽说调整与波兰的边界有军事意义,但是吸收大量非德意志人口只能带来冲突。

午餐后,霍夫曼给鲁登道夫打电话,想解释一下刚发生的情况。他没有找到鲁登道夫:鲁登道夫正在路上,他要赶来参加德皇的枢密院会议第二天的会议。会议开始后,德皇发表大段讲演指责对俄国有太多领土要求是一种失策。由于德皇明显缺少进行这类判断的能力,他骄傲地宣布他在这件事情上获得一位其个人能力不容置疑的将军的拥护,这位将军就是马克斯·霍夫曼。鲁登道夫当时的样子就像患中风似的。他很快把霍夫曼解职了。

鲁登道夫在处理东线问题上缺少远见,他只能看到俄国已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他把这点看作德国主宰柏林以东世界的机会。但是,他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危险,剥光俄国的领土正好告诉协约国其他成员和平谈判无法结束战争。协约国会更加相信德国的目标就是要毁灭敌手,主宰欧洲。这些担忧对鲁登道夫来说毫无意义。他就是要毁灭欧洲的敌人,不惜任何手段。霍夫曼反对他,库尔曼反对他,首相赫特林也反对他,库尔曼和赫特林都要求他保持克制。库尔曼有一个特别的见解,如果满足了鲁登道夫的欲望,德国和俄国将永远都是敌人。他希望建立一种战后友谊的基础,这种基础不应该因为俄国被严重地削弱而不存在了。他希望德国能表现出宽大的姿态,鼓励英国进行和平谈判。

德皇的枢密院会议后一周,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议会发表讲演时提出著名的“十四点”,它们是美国理想主义的最高战争目标:所有民族自决,公开盟约,公开签署,还有许多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目标。有一点很清楚,美国总统在准备这份讲演稿前没有与盟友商量,这很符合他的性格。美国的盟友对美国总统的某些话表示满意(呼吁恢复比利时独立、建议阿尔萨斯和洛林回归法国、奥匈占据意大利的土地要归还),但是他们对他的另一些话感到吃惊和困惑,不打算严肃对待。当柏林听到这番讲演后,鲁登道夫的位置得到加强。未来的和平使者威尔逊表示类似于比利时这样的困难问题,甚至类似于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样的问题,不应该是谈判内容,他的这个说法为鲁登道夫坚持战争必须进行到底的论断提供了新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