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第4/13页)

2 回家过圣诞节

麦克阿瑟十分干脆地说:“你可以告诉他们,赶到鸭绿江,全都可以回家。我保证说话算数,他们能够同家人共进圣诞晚餐。”

11月4日,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

电话铃声不断响起,频频报告了前方的胜利消息:志愿军第39军取得了云山大捷,西线其他各军进展顺利;东线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坚决阻止了美军的前进。

彭德怀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对稳定朝鲜北部人心,使志愿军初步站住脚跟,坚持继续作战,是有意义的。

但是,彭德怀也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消灭敌人不多,志愿军实力未完全暴露,敌人还可能重新组织反攻。而志愿军部队在敌机袭扰下粮弹运输已发生困难,且寒冬将至,长期露营,难以保持战力。因此,他起草了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提出了对战局的发展及志愿军下一步作战方针的见解。“拟采取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如敌再进,让其深入后歼灭之”。

毛泽东复电同意彭德怀的方针,并提醒说,下一步作战,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志愿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战线推到元山至平壤一线,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才能对长期作战有利。毛泽东还告诉彭德怀,已调第9兵团到东线作战,也“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

在志愿军结束第一次战役时,沃克给麦克阿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

过去和现在,我们从未打算让部队采取或保持被动的环形防御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防御。我们正在采取一切措施,来确保充足的桥头堡,一旦情况允许,便可重新发动攻击。所有的部队都在继续实施局部进攻来恢复和巩固战线。考虑到对付中共正规部队这一新的因素,已经计划动用所有可能投入战斗的部队来恢复进攻,这些计划将在尽可能早的时间投入实施,这一切将主要取决于右翼的安全、进攻部队的集结和一些主要后勤保障的恢复。

于是,“联合国军”展开了积极的攻势。东线猛攻古土里、丰山、吉州,企图迂回江界切断志愿军后路;在西线集中兵力沿清川江北进,企图攻占德川、熙川。

从11月8日开始,南朝鲜军第7师全部及美军一部在重炮和飞机的配合下,向飞虎山阵地展开轮番攻击。

飞虎山俯瞰价川、军隅里,扼平满公路南北交通,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在连续5昼夜的激战中,第38军指战员共击溃敌百余人以上的攻击57次,阵地反复争夺9次。

当日,敌军以大量飞机、重炮把数以千计的炸弹、炮弹、燃烧弹向飞虎山主峰倾泻,飞虎山上碎石横飞、大火弥漫。

接着,敌军步兵向志愿军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第2营阵地连续攻击20余次,均被击退。2营指战员以顽强的毅力抗击着敌人凶猛的攻击,弹药打完了就用枪托、刺刀、石头和被炮弹击碎的残木打击敌人,没有饭吃,战士们紧带勒腹,没有水喝便吸霜含石,克服了万重困难,始终牢牢控制着阵地。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彭德怀决心在东西两线均采取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的方针。

为了把敌军诱到预定战场,西线各军第一梯队师于博川、宁边、飞虎山、德川一线节节阻击敌人的进攻,并主动放弃飞虎山、博川等阵地,东线第42军于7日放弃黄草岭,向柳潭里一带转移。

彭德怀的这一招还真灵,麦克阿瑟认为这是轰炸的“杰作”,共军是怯战逃跑。他立即致电华盛顿,报告了这一惊人的事态发展。中国和北朝鲜军队采取了一个“出其不意的行动”,同第8集团军和第10军彻底脱离了接触。他们撤退后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