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后一击(第2/14页)

对美军可能进行登陆冒险,毛泽东和彭德怀早有警觉。朝鲜是个狭长的半岛,中朝军队已在正面修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纵深防御体系,美军突破难以奏效,唯一可能采取的手段就是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侧后登陆和使用原子弹。

彭德怀于1952年11月23日电告志愿军各军,立即着手进行反登陆的准备工作,以预防来春敌人从侧翼登陆,配合正面进攻。

在中南海,毛泽东接见了刚刚回国的邓华,说:“……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在西海岸登陆,肯定敌人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陆,你们要根据这个判断来确定志愿军的行动方针。敌人登陆的时间可能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还是那句老话:与其晚一些准备不如早一些准备!”

12月20日,中共中央给志愿军下达了关于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冒险登陆,争取战争更大胜利的指示。要求志愿军“尽一切可能的力量去极大地增强海岸及其纵深的坚固防御工事;同时增强三八线正面的纵深防御工事以为配合”,“在对我侧后威胁最大的海岸线及其纵深部署充分的兵力和火力,保证粉碎敌人从海上的进攻及其大量空降部队的进攻”。命令以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和代政治委员邓华兼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以梁兴初为副司令员,西海岸指挥部的其他干部也应予以加强。

12月23日,志愿军领导人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的命令,对部队防务调整和工事构筑等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从此,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全面展开。

朝鲜党和政府也对进行新的战争准备做了部署。1952年12月24日,金日成首相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邓华到会向朝鲜同志介绍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对战局的分析和今后作战的指示,以及中共志愿军党委执行中央指示的具体措施。朝鲜劳动党中央和金日成首相对此表示同意,并决定派金雄、方虎山分任东、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以便协同中朝部队反登陆作战。同时对人民军的部署也做了相应的安排。还决定,在全国动员大批工人参加构筑海岸工事,尽力满足反登陆作战准备的土木材料需要。

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正式就任第34届美国总统。2月2日,他发表了第一个国情咨文,宣布撤销台湾海峡“中立化”,放蒋出笼。同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命令:“现行紧急指令中关于保证台湾和澎湖列岛不被用作中国国民党向中国大陆作战的基地的那部分现予以撤销。”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又同参加“联合国军”的其他15国代表协商对中国实行封锁问题,但多数国家认为对中国封锁“将有种种困难”。

消息传到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立即表示:英国决不同意使用蒋介石的武装力量进而导致朝鲜战争的扩大。英国外交大臣也于2月5日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表示,封锁中国“是一种错误”。于是,艾森豪威尔不得不和丘吉尔以及国内两党头面人物举行会议,磋商结束朝鲜战争的途径。

在中南海,毛泽东密切注视着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一举一动。在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

我们是要和平的,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种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人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题待将来去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好吧,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