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3/7页)

徐亦觉点头,指头又捏成了“七”字,来回拉动:“主要还是在西安的功劳,事变时候没跑,就是大功一件,我也是这样,才有了一点功劳。张学良和杨虎城,被逼急了,可是什么人都敢杀。勇敢潜伏,很好听,不过那时候,留下来确实要勇气。话说白了,我实际就是腿脚不麻利,得到消息迟,跑不出去了。当时要是跟着马志贤在临潼,估计我早也跑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大兵,把城围个水泄不通,谁都认识我,还咋跑?”

武伯英的橡皮脸抽得很平,似乎在回忆当时。

徐亦觉叼烟站起:“老武,看看给你布置得怎么样,蒋主任昨天一安排,我就忙活到半晚上,腾房子,扫卫生。家具是总务处换的全新,核桃木,味道很好闻。”

武伯英再次环顾一周,点头满意道:“多谢徐兄,辛苦你了。”

“你是破反专员,当然不能马虎。”

武伯英捏下烟头笑说:“你当了科长,烟牌子都换了,三炮台改成大炮台了。”

徐亦觉知他故意玩笑,就装作俗人笑笑:“四科科长,抽包好烟,这财权还有。”

“你是科长,我是特派员,你可不要像当年的马志贤,对待张毅一样对待我,希望咱们能够合作愉快,精诚团结。”

“那不一样,你是军委特派员。破坏策反,反间谍,这名字听着都吓人。策反是敌人搞的,目标是自己人。那就说你这破反,既可以破敌人,也可以把我们破了。”

二人笑聊了一场,都有些好人终于熬出头的感慨。武伯英不解,像徐亦觉这样的能混到这个地步,究竟靠的是什么。对他的印象和听到的传闻几乎一样,自私、卑鄙、哈巴狗和随时变脸子,仅仅用势利小人难以概括。他讨好高级官员的伎俩,到了让人惊讶和佩服的地步,表面看他是靠蒋鼎文上来的,实质上他也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唯命是从,只要是蒋鼎文布置的事,无论巨细都快速、坚决、彻底地执行。不过理解起来也容易,戴笠就是这样伺候蒋介石的,有样子摆着。

徐亦觉带着武伯英,一起去看了大办公室,摆着六套办公桌椅。徐亦觉解释:“黄楼里机构太多,办公室紧张,暂时只能给你这两个。将来你的专署壮大了,这里面挤挤能坐十个人,如果再想要房子,给蒋主任张口。他对你非常器重,到时候,我们四科搬走也行。”

武伯英面带感激:“哪要得了那么多人。”

徐亦觉推测专署的发展,本来就不会超过四科。“到我办公室,去喝点茶。知道你喜欢茶叶,我有好茶。明前龙井,狮子峰顶。”

武伯英摆手推辞:“回头再喝,先去见见蒋主任。”

“不在,一早去东郊了,检查轰炸情况,东郊看完了还要去西郊。走之前打电话交代,让我在这里等你。”徐亦觉说着,继续张手请武伯英去自己办公室。

武伯英随着他走出来。“那我到刘天章那边去一下,回来再见主任。”

“有啥事?”

“领我八月份的薪水,也去告个别。”

“应该告个别,这边八月的薪水,也给你算上。”徐亦觉点头,“现在我是科长,这财权还是有。”

徐亦觉说完从裤兜里掏出两串钥匙,一串三把,递了过来。

武伯英没接,问:“哪个是我办公室的?”

徐亦觉捏出一串朝前递了递:“这个。”

武伯英接过来装进裤兜,过去拉上房门,用钥匙反锁了。“大办公室钥匙你留着,十七军团有几个人过来报到,是胡总指挥给我派遣的,你帮我安顿一下。”

徐亦觉点头答应,手还伸着:“你有照片没有?给你办证件,工作证、出入证、特别通行证,都由我管着。”

武伯英点头,从衬衣上口袋掏出一个小纸袋:“准备好了,这是五张,你看还有啥好证,都给我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