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4页)

特别好

极其好

贼好贼好

简直好死了

啊——

有讲述凄美爱情故事的《分手》:

几分钟前

我收到了娜塔丽?波特曼打来的电话

她约我今晚去土曾月巴烤肉店撸串

我说不行,我在军训

她说没关系,她可以等

她在西都大学旁边买下了一座宅子

我说对不起

我们分手吧

根据规定

我不能和驻地的女青年谈恋爱

也有抒发对自由的向往的《自由日》:

大大后天就自由了

大后天就自由了

后天就自由了

明天就自由了

哈哈哈哈哈哈

军训终于结束了!

还有见证教官与学员深厚情谊的《梦见》:

昨天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遇到了班长

班长说

今天天气真好啊

我说

好个屁啊

下雨才好

翻阅着这些稿件,霍九建的手微微颤抖,声音也有些颤抖:“小智啊,你是不是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了?要用这么残忍的方式报复社会?”

“我哪报复社会了?哪里残忍了?”阚戚智一脸无辜地捋了捋头发。

“我这个人算是比较没有节操的了,可我才读了四首就差点犯心脏病,你让别的读者怎么活?”

“一看你就不懂文艺,这可是鼎鼎大名的‘戚辽体’!”

“什么鬼?”

“居然连校报副主编、校园民谣协会秘书长、西都大学头牌先锋诗人何戚辽都不认识?戚辽体就是他独创的诗歌形式,别说西都大学,整个西都都有数不清的粉丝。我只不过模仿创作了其中的几篇经典而已,远未能得其精髓。”

“你逗我吗?这还先锋诗?一句话分两三段说,内容全是废话,应该叫‘结巴家常口水诗’才对吧?”

“不许侮辱我的偶像兼本家!”

“你姓阚,人家姓何,哪门子本家?”

“我俩的名字里都有个戚字,这个字就是连接我和‘戚辽体’的精神纽带,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是诗人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

“可别侮辱诗人了,要是这也算诗,我都能写诗了。”

“你写的那不算,你浑身上下全是肌肉,哪有点诗人的样?首先要有诗人的气质,关键看气质,懂不懂!”

“气质个头啊,这种废话诗我家村口大树下唠嗑的老太婆都可以张口就来。”

“你!”阚戚智有些急了,可又打不过霍九建,惹不起只能躲,“我跟你这文盲没有共同语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不会欣赏,自然有欣赏的人!”

“你确定那些人是来欣赏而不是来嘲笑的吗?再说,别人欣赏有什么用,最后用不用还是得听我们主编大人的。”霍九建说着指了指在一旁静静欣赏诗作的郑能谅。

听他俩唇枪舌剑斗了半天,郑能谅没发表意见,虽然看诗的过程中也笑了几次,却对“戚辽体”展现出特别的宽容:“我觉得吧,这种形式有没有意义、算不算好诗另说,但起码很有趣,我们的军训板报不是文学圣殿,本来就是个大杂烩,让忙碌了一个月的同学们看着一乐图个开心的,这些诗不正好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吗?”

他这一番话既没有否定戚辽体的价值,也没有否定霍九建的批评,让争斗双方听着都有几分舒服,也都不好意思反驳,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有水平。”

阚戚智的“戚辽体”先锋诗骨骼精奇、霸气侧漏,像一把把尖刀,将版面切割得四分五裂,直接导致了负责板报第三部 分的冉冰鸾和霍九建无事可干。考虑到“学霸”冉冰鸾和“武神”霍九建的身份,郑能谅将该版命名为“斌铨录”,取“文武双全”之义。冉冰鸾轻轻松松就用英文写出一篇介绍世界各国军训情况的文章,霍九建却还在为中文版的“习武心得”绞尽脑汁,结果一看排版,乐了,东一坨西一条全是“戚辽体”,哪还有放心得的位置?对文艺青年的偏见瞬间一扫而空,连连称赞:“好诗,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