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3/4页)

郑能谅见“戚辽体”愈发深入人心,只好把“斌铨录”改成了杂货铺,见缝插针地放一些环球时事、国家大事、好人好事、寻人启事等等,凑满整块板报了事。

版面瓜分完毕,内容也已就绪,接下来轮到霍九建展示才艺了。他的书法功力有口皆碑,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幅结构另类、内容怪异的板报呈现在众人面前。

“最下面怎么空了一小条?”冉冰鸾问。

“这是署名栏,用来写设计、编辑、文字、绘画等创作人员的大名的,彪炳千秋哦。”说着,霍九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能谅。

郑能谅谦虚地笑笑:“我可算不上策划,名字就别写上去了,虚名于我如浮云……”

“少来,”华泰崂一语道破天机,“这板报搞得跟坨屎一样,你是怕被人知道名字骂你吧?我的名字也不许写上去,谁写我跟谁急。”

主创们心照不宣地一顿笑,谁也不想沦为笑柄,最后是阚戚智出了个好主意,在署名栏里填上“总策划:莫淼权,艺术总监:小队长,主创:斌铨工作室”这一行字。六个人就此达成了共识:前面两位的大名如雷贯耳,写上去也是表示对领导的尊重,合情合理,至于后面这个组合谁也不认识,如果观众反响热烈,再公布成员身份不迟;若是骂声一片,咱们也不用脸红,前面有两块挡箭牌呢。

“还缺个报头。”霍九建望着板报顶端的一小片空白,提醒道。

郑能谅也想到了:“对,差点忘了,主题没写。”

谷二臻说:“我觉得叫‘军训回忆’比较好,简明扼要。”

“土不土?一点营养都没有,这又不是村口的布告栏,”华泰崂白了他一眼,提出个让人目眦尽裂的新创意,“要叫就叫‘军训的回忆’!”

众人用口水淹没了他,又七嘴八舌吐了一堆方案:翻滚吧军训、将军训进行到底、我与军训不得不说的故事等等。终究谁也说服不了谁。阚戚智看着设计稿纸上横七竖八的创意,咬了咬嘴唇:“我觉得,‘我与军训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个报头还有点悬念,但还不够醒目,缺少一点吸引力。”

“要有吸引力还不简单?”郑能谅说着大笔一挥,将这报头改成了:我与军训不得不说的故事激情版(18岁以下禁止观看)。

正议论着,莫大队长从远处走来。众人连忙互相提醒,不约而同换上艺术家的表情开始对着板报指指点点。莫大队长对他们的专业态度以及板报的整体效果都感到很满意,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可见根本没看懂。他既没有发现华泰崂选的那些图片的寓意,也没有意识到阚戚智写的那些诗其实是滥竽充数,他只看见黑板顶端空着一小块,很好奇:“这里是用来做什么的?”

郑能谅灵机一动,把皮球踢给了他:“这是报头,特地留着等你来题字的。”

“呃……”莫大队长有些受宠若惊,“我一个大老……哪会题什么字呀?”

“优良传统嘛,领导都要留墨宝的,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心而作,才是精品。”郑能谅忽悠着他,心里早就盘算好,只要他题了字,就跟署名栏里的“总策划”呼应上了,赖也赖不掉。

莫大队长扭捏道:“这个……我事先都没准备,一时还真想不出什么好标题来。”

“随便写,随便写。”众人异口同声地劝说道,心里都不谋而合地嘀咕:拜托,你就算有准备,也不可能想出什么好标题的。

“那就献丑了,”莫大队长眼睛一亮,似乎获得了灵感,“我看叫‘军训的回忆’如何?”

“很好啊,很好啊!”众人异口同声地赞美道,心里都幸灾乐祸地笑:敢情谷二臻和华泰崂跟莫大队是一个层次啊!于是,各种猥琐的表情将他俩团团围住,他俩则对视一眼,互诉无尽的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