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井中女尸(第4/6页)

杜陵春心想猜到了,毕竟穷的都只能吃阳春面了,心中却罕见的没有丝毫恼怒,对着公孙琢玉态度颇为和善:“无碍,金银珠玉见多了,反倒没什么稀奇的,呈上来吧。”

知府等人遭受会心一击:“……”

公孙琢玉闻言只得照办,绕桌而出,示意身后充当护卫的石千秋将画卷拿来。

这幅画卷极长,几乎要占了小半个宴厅。众人只见卷轴徐徐展开,烟波浩渺的江河率先映入眼帘,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随后是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群山,高耸入云。其间亦有青松缭雾,水榭亭台。九曲山路盘旋通向村庄,江上的蓑衣渔翁孤舟独钓,寥寥几笔,意蕴无穷。一点红日缀于山头,缓缓升起,亮了整副山水墨色。

“好气势!”有人不禁惊叹出声。

这画对于文人骚客来说确实是佳品,但对于那种贪官污吏就不一定了。毕竟公孙琢玉不是什么出名的大家,也不一定有人欣赏得来,例如张吉吉,在旁边看得满脑子浆糊。

公孙琢玉立于画卷旁,白衣风雅:“在下身无长物,唯画技勉强入目,画此《山川日月图》赠与司公,显我江州风土人情。”

杜陵春静静欣赏着那副画,还未开口,知府便不满公孙琢玉抢了风头,出言相问:“既是山川日月图,为何只见日,而不见月啊?”

杜陵春也看了过来。

公孙琢玉颔首一笑:“月自然是有的,只是需得夜色才能瞧见,还请大人熄了厅内灯烛。”

在座众位皆是官场中人,更何况还有一个正二品的提督,这种宴会本就容易混入有心之徒,倘若熄了灯烛,一片漆黑,那还了得?!

知府本能便想斥责:“公孙琢玉,你……”

“无碍,”杜陵春抬手,打断他的话,“照他说的做。”

杜陵春说话显然比知府重了不止一个等级,立刻有护卫熄了四处的灯烛,厅内霎时陷入一片朦胧的漆黑。大家窃窃私语,

“公孙琢玉想搞什么鬼。”

“真是荒唐。”

“倘若出了岔子他有几条命可抵!”

公孙琢玉不理,侧身让出位置,将画卷一点点展露出来。然而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长长的画纸上忽然亮起些许细微的蓝光,条条脉络纵横,汇聚成山川河流的样子,本该是红日的地方此刻却是一轮弯弯的月牙,幽幽闪着蓝色的光芒,高悬云端之上,俯照山河,将群峰照得微微发亮。

“哗——”

周遭纷纷哗然,随即陷入了一片微妙的寂静中,众人不自觉屏息,目不转睛盯着那副绝美画卷,片刻都移不开眼睛。

杜陵春也是心有诧异,他直接起身走下高座,仔细端详着那幅画卷,片刻后才意味深长的收回视线,转头看向公孙琢玉,只说了两个字:“甚妙!”

公孙琢玉笑了:“司公谬赞。”

丫鬟复又掌灯,宴厅重新变得亮堂一片。众人却还意犹未尽,低声称赞此画绝妙。

张吉吉也是一脸吃惊:“你怎么做到的?”

公孙琢玉在位置上落座,看了他一眼,故作高深:“江湖诀,不可说。”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江湖诀,公孙琢玉家中恰好有几块收藏的萤石,他命人磨碎成粉,掺入颜料中,天色一暗,自然便会出现如此奇景。

杜陵春本以为公孙琢玉清贫,送不上什么名贵东西,谁曾想对方却呈上了一幅绝妙画卷。他看了眼落款,见下面题有“公孙琢玉”四字,出声赞叹:“想不到公孙大人不仅断案如神,就连书画也是一绝,我朝有此等俊才,大幸也。”

同时心念微动,起了拉拢的心思。

现如今朝中势力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以宰相严复为首,另一派则以杜陵春为首。只可惜天下文人士子自持清正,皆投严复。杜陵春虽大权在握,略胜一筹,但手下大部分都是酒囊饭袋之徒,真正可用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