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是索马(第8/29页)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确实跟原来想象的不一样,更多的谜团在我心里产生了。索马里除了海盗还有什么?是不是那边所有人都是武装暴力分子?他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时下流行一句话:不遗憾的人生要有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搂过梁红,说:“不容易,索马里我们来了。”

她依偎在我怀里,站在“酒店”的阳台上,俯瞰望去整个城市尽收眼底。晚上的摩加迪沙虽然不像北京那么灯火辉煌,但是稍显暗淡的繁星点点,也颇有一番风情。

我们等待着黎明到来,明天的索马里,也在等待着我们。

苍蝇午餐

一个大盘子,半边白米饭,半边白面条,没有菜。这就是我们的早餐。

扎实,管饱。“这得多干巴啊?好歹来杯白开水吧!”凑齐三白。古有苏东坡白米饭、白萝卜、白盐的“三白皛食”敦促自己清苦求学。我们也感受一下苏才子的饮食境界。

服务员摇头,示意没有水。酒店不提供水喝还是第一次见识。向导递过来矿泉水,8美元一瓶。我们诧异地看着他难道他跟这酒店有捆绑销售协议?

向导解释说,酒店有水,但是你们不能喝。为什么?索马里的水,本地人喝了没关系,但是外来客不能喝,体质不一样,会中毒。我们只能喝贵得要命的进口矿泉水。

摩加迪沙的夜晚。虽不是灯火辉煌,但疏落有致的点点星火,别具风情。

我去过不少地方,自认体格耐折腾,百毒不侵。就不信邪,越禁止越要试试,出门前,我还是去卫生间从水龙头那儿尝了点儿,味道怪怪的,但是不难喝。

“今天我们去哪儿?”严格来说,今天是我们在索马里的第一天。全城都知道我们来了,“好客”的非洲兄弟,会拿什么来迎接,我们很期待。

曾乔说十有八九还是枪口,不请吃子弹就很客气了。显然对昨天的所见所闻,他还心有余悸。

向导摇摇头,只说他来安排,具体去哪儿,不能提前告诉任何人。可能会去这儿、可能会去那儿,几个备选地你知道就行,先后顺序就没谱了,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神秘,专业!

在摩加迪沙,出门也是一件难事儿。

出了酒店,跟昨天一样,装甲车载着我们在街上瞎转悠,还是各种遛弯儿,重复地看着两边的残垣断壁和枪支林立,还有不甚友好的索马里人。

路上出了个事故——保证在这儿每天都有惊喜。

装甲车走到一略嘈杂路段的时候,司机突然停了车,狂摁喇叭,特别刺耳。外面也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还有嚷嚷声。在国内早摇下玻璃看热闹去了,但是在这儿不行,向导脸色唰地变了,示意我们把头低下去。

向导说,前面堵车了。在摩加迪沙,最怕的就是堵车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快速离开,目标在马路中央也非常明显。一般汽车爆炸、人体炸弹,就是先制造堵车,然后引爆。

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心跳加速,老老实实低着头。向导指挥安保队下去检查状况。

曾乔小声说:“我听人说过这么一件事儿,在索马里千万注意靠近的摩托车,那个基本上都带着炸弹。”

说完他自己就后悔了,四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抬头警觉地偷瞄外面。

惊魂一堵之后,没有听到爆炸声,装甲车顺利绕开了那段路。

午餐是在外面解决的。到了饭点儿,向导找了个饭店说是摩加迪沙最高档的几家之一。安保队先进去排查一番,把里面的客人都轰出来,才让我们进去。虽然这事儿干得有点儿不人道,但在这儿就得听向导的。他接我们这趟活儿之前,就先给我们打了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