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抄没数亿两黄金回国(第2/5页)

张煌言说着的时候就瞅见了还被放在外面的一箱箱装有金条且被打开的盒子,而因此对自己的麾下官校吩咐道:“保护这位穆德尔先生和在日内瓦所有平民的安全!另外,把这些金条充公,让后勤部的人来收走。”

“明白!”

因为穆德尔这种不肯配合瑞士贵族的穷人最终在明军到来后没有被瑞士贵族们暴力清除,所以,张煌言在接下来用充足的理由,将瑞士所有的金银珠宝以及土地包括其他产业,除了其身上穿的衣服和所住的小木屋以及一根面包外,都充了公。

这不是明军疯狂劫掠的结果,而是瑞士许多民众自己的选择。

或许在很多时候,当统治者能做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事时,被统治者也会做出宁送财于敌也要反抗统治者的事来。

瑞士的贵族们自然是不敢违背的。

毕竟他们现在只是失去财产,如果反抗,失去的可是性命。

另外,张煌言还发动了当地像穆德尔这样想让自己国家的贵族变成穷人的平民组成纠察队,纠察不如实交出财产的贵族。

以致于瑞士贵族们不得不将瑞士境内几乎所有的财富交了出来。

而大明自然因此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光是负责运输这笔财富的列车都跑了很多趟。

毕竟这可是欧洲诸国贵族在全世界掠夺上百年来存于这里的财富。

光黄金都数以亿两计!

再加上大明之前吞并欧洲其他诸国时所得到的财富。

这一切,合计起来,自然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欧洲可以移动的财产和技术积累几乎都搬到了大明。

不可以移动的,如耕地,则分给了当地平民。

因而欧洲的商品市场没有因为大明在当地扩张而缩减,反而因为大明农奴被解救,而有了更高的收入后得以扩大。

至于可移动的财富,几乎都被搬到大明后,摆在大明皇帝朱由校和他的朝廷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用这笔不菲的财富。

“科技得继续作为重点投资的地方,可以借助大型工程的方式来提升科技,比如往刚刚实现驻军,派驻了我大明驻藏大臣,正式为大明中央朝廷统治的乌斯藏,得修一条铁路过去,但那里许多地方终年皆是冻土,海拔又高,昼夜温差又大,对铁轨、建筑皆有更高的要求,正好可以以此为目的带动冶炼工业和建筑业上的提升。”

“另外,就是航天器和光学以及通讯,飞机要飞得更高更远,科学院搞得那个照相机可以继续改进,尽量在将来,能让照相机照出来的照片里的人动起来,还有通讯,朕希望无线电技术可以进一步发展,一直到真的可以像神仙一样,可以看见千里之外的人和景。”

“还有就是电力得大力开发,工部和河道总督以及科学院、工程院会商一下,是否可以试着建造几个大型电站,尤其是水电站,看看能不能实现我大明家家户户皆能用上电灯,这电站从发电到输电再到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电器上,可是有很多技艺需要提升的。”

“不要怕没成果,也不用管这样做会花多少钱,总之,只要有一项技术有革命性地提升,这钱就花得值!”

“还有基础性研究,这个一定不要轻视,科技投入的大部分得先花在这上面,内阁和学部以及科学院、工程院议一下,是否兴建一批皇家级实验室;

所谓皇家级,倒也不是说是朕的实验室,而是显示其规模与在大明的科技进步这方面的责任等级,皇家级实验室承担的任务主要就是各类重大的基础性研究的突破,比如眼下学界积极探讨的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另外通过高倍显微镜看到细胞如果再分下去会是什么等等。”

朱由校在政事堂因为和辅臣们商讨如何把大明从全球得来的黄金白银变成利于大明发展的助推器时,也就提到了科技方面要如何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