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一一(第3/4页)

韩非沉默片刻。

“有、有那么一天。”最终他回答:“非愿意。”

“那就好。”

赵维桢言笑晏晏:“公子会看到的。”

之后她再次举杯,抛开朝堂话题不谈,与韩非聊了聊咸阳趣事。

虽然是她主动找的饭辙,但一顿饭下来也算是相谈甚欢。

离开驿馆后,赵维桢登上马车。她方一落座,就听到魏兴在外感叹:“这位公子非,写东西那么大胆,没想到自己做事却畏手畏脚的。”

“他不是畏手畏脚。”

赵维桢认真道:“他是活太明白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因为过于拎得清,所以反而成为了悲观主义者——反正这事成不了,那干脆放弃吧。

所谓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就是如此。

不是他们不敢,而是他们深谙“不行”。

不过赵维桢很乐意于为韩非这类人创造产生希望的条件。

因而赵维桢笑道:“别在人后嚼舌根,你不是情商挺高的吗!”

“情商?”

“呃,”赵维桢一噎,“我说你会来事。”

“谢夫人!”

车舆之外魏兴喜气洋洋地回复。而后他的语气一转:“说道来事……夫人,我有一事相求。”

赵维桢面无表情:“给你哥求情吧。”

魏兴:“……”

车舆外响起魏兴带着些尴尬的笑声。

“没事。”赵维桢说:“都这么久了,我还在想你会什么时候开口呢。”

把魏盛安排去蜀地,基本算是流放待遇了。事后在赵维桢看来,虽然嫪毐那事魏盛做的离大谱,但也不至于如此。

不说别的,魏盛为吕不韦管事这么多年,他什么情商,难道吕不韦不知道吗?

他主要负责传达吕不韦的命令,过目情报信息。算得上情报人才,在政治方面挺敏锐的,可惜生活里是个棒槌。

作为亲兄弟,魏兴为亲哥说话,人之常情。

“我会同吕不韦提的。”赵维桢说:“但他松不松口我管不着。”

魏兴长舒口气:“这就够了,谢夫人!”

赵维桢:“走吧。”

今天匆忙从学堂赶来驿馆,有些事情还没处理完呢。

她回到府上,跨过门槛直奔正屋,女官子嬴早在其中等候多时了。

见到赵维桢,子嬴姑娘也不纠结,直接将手中的一卷清单塞给赵维桢。

“名单在这儿了。”子嬴说:“我把人选的年龄、履历都誊抄下来,你瞧见顺眼的,就给我说,咱们再进行夫人你说过的那什么——”

“面试。”赵维桢接嘴。

“嗯。”

面试什么?

自然是学堂先生了!

眼下又是新的一年,学堂要招新一级的学生。出题、上课,再加上政务和家事,就算把赵维桢掰成三个人也转不过来。

所以赵维桢在考虑请人。

直接聘请先生不现实——她才不要那些满口儒道纵横的策士和投()机分子呢!咸阳官学的先生,得按教材授课。

那便退一小步,先请助教,负责帮忙编纂教材、教学大纲和官方教案。

这样的人才,赵维桢优先考虑从女官与宦官中找,因为他们是完全为国君服务。

这事交给子嬴,赵维桢放心。

她美滋滋地展开手中的“简历”:“你事先看过了吗?”

“自然。”

子嬴点头:“打算仕宦的人家数不胜数,每年的考校都很严格呢。我先替你看了一遍,把年纪大的、已有势力的,还有一些一瞧就不会认真做事的先行筛掉了。”

行。

在读简历之前,赵维桢已经先行确认了女官子嬴的位置:这多自觉的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啊!

而后她往“简历”上看,一遍飞快地扫视一边问:“那子嬴姑娘可有中意的人选?”

“……还真有。”

子嬴犹豫一番,还是选择直言。

她拎起衣袖抬臂,素手指向书卷:“此人刚考入史学童,不过十七岁。我见过他的文章,小篆写得相当漂亮,文采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