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4页)

其实,桓珩当日只说要带这些贵族前往山麋狩猎,也好施行变法。

诸萦虽然听出其中的不易,但却没想到,即便是桓珩,即便卫国有她,面对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同卫国一同起家的贵族们,也要如此小心。

但念及历代变法皆不易,甚至有国君因为变法而殒命,只能换儿子承袭国君之位,诸萦似乎理解了起来。

说到底,她虽然坐镇卫国,但并不爱参与卫国的国政,又曾说过不插手凡间王位更替,在这些贵族的眼中,恐怕她生性清冷无情,哪怕是桓珩也仅是在人间传达旨意的人罢了。

即便换一人为君,只要桓珩不曾有性命之忧,仅仅是大权旁落,应当也不会引来诸萦的责罚。

更何况,桓珩虽然手握大权,明面上这些臣子贵族尽皆臣服,但他有一个硬伤,他尚且不是卫王。

这些贵族甚至连起兵祸乱,都能有名正言顺的由头。

故而,桓珩只能小心再小心,若无万全的把握,轻易不能动。

但这些,都是诸萦之前未能想到的。

她或许知晓变法不易,但却忽略了即便是桓珩,也有颇大的风险。

诸萦踌躇了一番,既然已如此急迫,她便不给桯俨加活了,还是等他们一举变法之后,再入梦桯俨,令他造出足踏三锭纺车等纺织棉用的工具。

知晓了他们在筹谋什么之后,诸萦便不觉得惋惜,反而准备回去了。

但在即将出营帐时,诸萦的脚步一顿,她抬首望着营帐口片刻,还是转身回去,她看见坐在上首的桓珩,伸出手,心念微动,将游戏背包中可以挡性命之忧的玉佩取出,落在手心。

玉佩上雕刻着麒麟,麒麟乃是祥瑞,可趋吉避凶,但这块玉佩作为道具的简介,却是可以在关键时刻挡住一次忧及性命的劫难。

但是具体什么样,诸萦也不甚了解,因为她没有用过。

只不过,诸萦猜测,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应当不止是刀兵之祸,或是身体重伤才能避过一劫。哪怕是遇上洪水地震,玉佩应该也能庇护桓珩一命,逢凶化吉。

至于具体是如何做到,诸萦便不大清楚了。

但她希望桓珩能活下去,关于卫国的变法,就如诸萦一开始所说,她不会干预太多,无论能否成功,都是顺应卫国的轨迹发展。

她把玉佩握在手上,施动技能,将玉佩朝着桓珩的方向送了出去,玉佩被无形的力道裹挟着,除了带动一些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力。

原本的玉佩在碰到桓珩的时候,融为虚无,一下子映入桓珩心口正中。

他似乎有些察觉,突然伸手捂住了胸口,微微蹙了蹙眉。

一旁的桯俨询问了一句,桓珩摇了摇头,放下手,略微弯唇,安抚道:“无妨,约莫是有些劳累。”

说完,桓珩便继续同桯俨温声商讨了起来。

而做完这一切的诸萦,也准备离去。

但在转身后,她又回望了一眼正面色严谨的和桯俨交谈的桓珩,在昏黄的灯光下,愈发显得他目光清正、面冠如玉。

她仅仅是看了一眼,而后就收回目光,真的离开了营帐。

诸萦没有继续在这里耽搁下去,而是回了摘星台。

她坐在案几前,翻阅起之前写的厚厚一沓的纸,上面写满了这个时代所没有的东西,以及她做出的计划,如何实施,如何一步一步改善民生。

迄今为止,她差不多已经将最重要的几样做出来了。

白纸、铁器做的农具、棉花。

纸的出现,可以使典籍更易于传播,竹简所占的地方,耗费的功夫太多了,很容易使典籍缺失不全。而白纸装订成册之后,至少不需要满屋的竹简。

而最重要的是,诸萦已经在命匠人做活字印刷术所需的模具。

如若桓珩的变法能成,在卫国的贵族权势定然遭到打击,则能扶持一些微末落败的士人,令他们分走贵族的权势,降低权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