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5页)

学艺不精,实在懊恼,可惜后悔也来不及了。

书芳一时茫然,好一会才道:“没气就好。这些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都是要走的,转眼皇上又在议雅南的婚事,再过两年,舒窈也要走了。”

阿娜日拿银签子叮叮当当敲着小瓷碟,眉眼间有些惆怅:“都是要走的,总归一个都留不住。”

“左右还有咱们陪伴在彼此身侧。”黛澜凝视着敏若,一身清冷也不能掩盖她眼中的温柔,“人这一生,聚散来去,本安天命,勿要执着于此,伤神伤心。”

她知敏若不信“天命”二字,因而未加赘述,阿娜日低低念了声佛,“这么多年,送走那么多孩子,我还当我早就习惯了。可如今真要散了才知道,有些事情是这辈子都不能习惯的。”

宫中已有四年未有公主降生了,如今的舒窈,是康熙实打实的幼女。

可惜也没见康熙对这小女儿有多么用心偏爱。

他对女儿那点可怜的、吝啬的感情,在早年就已被用去了大半,剩下的分散给小公主们,一人也摊不上多点。

这爹说实话,有和没有并无分别。

若在位的是公主们的皇兄而非皇父,也是差不多的抚养待遇,到了年岁择合适的额附抚蒙,然后生儿育女,成为彰显皇帝对蒙古厚爱的工具。

大清公主们的命,似乎从一开始就在冥冥中的一本册子上被写定了。

又或者说,那不是一本册子,而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皇权。

但现在,蓁蓁她们说想握住笔,自己做主活一生。

那多好呀。

只是有些累,但……“虽九死其犹未悔②”。

与敏若四目相对,雅南坚定地如是道。

敏若盯着她看了一会,轻笑了,雅南心中便是一片的安稳。

她沉默了片刻,轻轻地,扑进了敏若怀里。

敏若安抚一般地摩挲着她因有些清瘦的身材而分外明显的脊骨,低低道:“去漠北也好,你四姐和六姐都在那里,她们会照顾你的。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京中一切也无需操心。只是一点,你的身子先天不好,要注意好生保养。”

雅南从她怀里离开,略退后两步,然后方端端正正地向她拜一大礼,“雅南将去,请您珍重身体,宁心养神,静待来日 。”

“我静待来日。”敏若轻抚她的鬓角,“你们只管往出飞,京中一切有我。”

雅南几乎想永远沉溺在这片温柔里醉生梦死,但转瞬之间,嗅着殿内清雅的檀香,她知道她必须冷静下来,然后走出去。

她也要为她的妹妹和天下的女子们,撑起一片天。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③

也是年下,在恬雅的运作下,康熙拿定了主意,并对后宫透露出口风——他为雅南看定了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台吉莫日根,若论辈分,他与恬雅的额附勉强可以算作同辈,其父祖辈虽都不显,但早早投靠依附恬雅,近年在恬雅的扶持下,于车臣汗部地位隐有上升。

十一公主下嫁,则明晃晃地代表着大清皇帝要扶持莫日根这一支了。

恬雅既然敢把人举起来,自然是他家世人品皆清白,也愿意尚公主做大清的额驸,对这门婚事自然欢天喜地。

而宫中,雅南生母敏妃章佳氏早逝,而后一直独住于公主所,并未再有养母,因而宫中为她婚事操心的人除了永寿宫这一波人便没有了。

倒是宫外,十三阿哥为了这个小妹子的婚事很是忙了几日,又四处打听莫日根的人品,还找九阿哥套近乎,好在他们关系本就不错,他很快通过九阿哥套到了恬雅那边的消息。

在年前收到恬雅的回信,确定莫日根的人品不错,他才长松了一口气,又心中抱怨皇父也不知抽了什么风,忽然就把原先的多尔济换成了如今这个莫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