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6页)

正在大家喜不自胜,弹冠相庆时,国家开始整顿房产地产市场,昌都市的经济泡沫一下子破灭了,除多了数十座高楼和几处杂草丛生的开发区,地方经济什么好处也没摊上,连过去还能勉强维持的地方财政,也因当时政府出面给开发商担保向银行借贷巨款搞开发,危机四伏,债台高筑,跟着陷入泥潭不可自拔。几年下来,全市累计财政赤字已过了两个亿。相当于市本级财政四个亿的一半,算是跟二十一世纪保持了同步前进的速度。

不过财政再穷,也要寅吃卯粮,把日子过下去?何况昌都市这个副省级单列市的架子再也不会拆掉了?继续堂而皇之地摆在那里,干部们头上的乌纱帽依然那么耀眼辉煌。大家心里平衡得很,还乐着呢。他们似乎早忘了扔下这个烂摊子高就而去的那时的市委领导,把造成财政如此困难的罪过归咎于现任的市委常委领导,说是不该任命一个姓傅的人做财政局长,大家天天傅局长傅局长地喊,财政喊都喊“负”了,还指望有“正”?

还有人说问题出在财政局的办公大楼。跟那时一起兴建起来的什么国土大厦、物价大厦、统计大夏、城建大厦、公安大厦、教育大厦、这大厦那大厦一样,财政局的办公大楼也不叫办公大楼了,叫起了财政大厦的芳名。财政大厦共有十六层,最初的设计方案是白身绿顶,后有人提出。戴绿帽子总不是滋味,便改成自身红顶。戴红顶子好进步。谁知这红顶子一戴,昌都市的财政便开始出赤字,后来赤字一直就没断过,年年都出,机关里就流行说,昌都市财政看来是没办法了,要赤字到顶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戴绿帽子得了,戴绿帽子名声是丑了点,但经济上是不会吃亏的,好多人本来穷斯烂矣,一旦绿帽子往头上一戴。别说日进斗金,至少日有所进,几年下来便会弄个家境殷实,吃穿不愁。比戴红帽子要强多少有多少。

有意思的是,财政越穷,领导就越关心财政重视财政,今天市委听汇报,明天政府要情况,后天人大政协来检查,好像生怕财政局算盘打得不够熟练,把加法打成了减法,或将金库里的票子划到了财政局长和预算处长私人户头上去了。这就给预算处派生了不少事情,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汇报材料要写,如果把这些材料摞起来,沈天涯真可谓“著作”等身了。

过去写材料,沈天涯主要靠一支笔,外加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修修补补,誊誊抄抄,属于体力活,比较辛苦。后来用上了电脑,就方便多了?只需先设一个空白文档,再调出过去的盘子,这里复制一个观点,那里剪切一段资料,再加进几旬市委市政府领导近段这讲话那报告里塞着的漂亮新鲜的提法,酌。情修改几组数据,同时把前后文字衔接好,梳理顺畅,一个材料就像模像样了。

昕以手头这个汇报材料,沈天涯只在家里的电脑里弄了一个上午就拿了下来。但沈天涯没打算就这么出手,得等着常委值班室催材料时再拿去给傅尚良审阅。沈天涯知道,你的材料写得再完善,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看过后都会提几条修改意见,若时间充裕的话,领导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你提意见,让你一路改将下去。这就不可避免地要碰上两难境地,如果完全照领导意见修改,会把材料改得面目全非;不照领导意见修改,那又是不尊重领导。要想使材料还能像个材料,同时又尊重了领导,惟一的办法就是拖延,领导过问时只管说正在补充资料和数据,这样显得材料的难度大,不是一下子就写得出来的,领导也不好太过催逼。一直拖到材料急着要用了,领导考虑时间的问题,看材料时也就不会太较劲,让你稍做修改就可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