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顶罪(第2/6页)

秦缨看向他,“他或许会记不清顺序,那他供词之中,便绝不会说他看到了死者被毁容之时痛苦挣扎的模样,他毁罗槿儿容貌之时,罗槿儿已经死了,既然人已死了,又何来挣扎一说?并且对于凶手而言,第一次行凶乃是最为紧张害怕之时,他不应该记不清。”

周显辰迟疑道:“可既然金文延不是凶手,那他为何要承认呢?”

秦缨转而看向赵镰,“这就要问问赵捕头了。”

赵镰面色一白,“县主,两位大人,小人当年只是个小小衙差,办这案子是十分认真的,此案最终定案的还是当时的郭捕头和府尹简大人,后来所有卷宗送到大理寺与刑部审定,虽然也有人说过第一个死者的尸体太过干净,可当时金文延说,当时第一个死者太过害怕,根本不敢挣扎,至于您说的什么死前死后,小人没听懂,当真有这等说法吗?”

赵镰苦涩道:“当时死了三人,京城内闹得动静不小,衙门的人都不敢轻慢,金文延说的这些,我们都是各番核验过的,绝对不敢冤枉了他,何况他当时被我们当场抓住现形,后来我们还在他藏身之处找到了迷香迷药和绳索等物,都是准备用来害人的,看证据齐全,他也不敢不认,交代的十分仔细,县主莫非怀疑我们屈打成招吗?”

赵镰一脸委屈,周显辰迟疑片刻道:“当年判案的府尹大人,乃是如今的吏部尚书简启明,当时简大人本就准备升迁了,他走后,京兆衙门又经历过两任大人,我是三年前到任的,当年的捕头我记得名叫郭仲耘,在我到任之前,他因缉捕匪盗之时受了伤,已经辞了差事归乡了,他走后,才是赵镰升任了捕头之职,也已经四年了。”

赵镰在旁频频点头,“不错不错,当年是郭捕头牵头查的案子,后来定案是简大人。”

谢星阑和秦缨对视一眼,连谢星阑也有些意外,十年前他刚被收养入京,正在将军府艰难讨生活,京城中的官员调动,自然不在他关心范围之内。

周显辰又道:“假若县主说的是真的,那此番谋害李姑娘的,难道是当年的凶手不成?”

秦缨摇了摇头,“按理说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一般不会间隔多年再次作案,除非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端,要么离开了京城去别处,要么便是有别的变故,但既然当年的案子极有可能是冤案,那当年的真凶,还是第一怀疑之人。”

秦缨看向谢星阑,“只凭我看验卷便断定是冤案,的确有些草率,岳灵修的师父还在京城,当年验尸到底是何情形,我相信他应该还记得一二。”

谢星阑问:“你要去见他?”

秦缨颔首,“等岳灵修来衙门,令他引见。”

周显辰看看赵镰,再看看谢星阑和秦缨,也觉事关重大,几人略等片刻,便见岳灵修急匆匆地进了衙门,一看到秦缨和谢星阑都到了,他赶忙告罪,“昨夜回家翻了师父留给我的技法本子,想了半晚上也未想通李姑娘是如何死的,今日便起晚了……”

秦缨摆了摆手,“带我去见你师父。”

岳灵修有些意外,待秦缨表明当年的案子有疑,岳灵修更觉惊震,“若那人还逍遥法外,难不成李姑娘是他害的?”

秦缨叹了口气,“说不好,但金文延已死,要判断是否为冤案,需要见你师父细问。”

岳灵修立刻道:“好,小人带县主去。”

秦缨欲要拜访江征,谢星阑今日却还有安排,二人也未多言便决定各自行事,谢星阑与周显辰商议片刻,周显辰吩咐赵镰,“旧案先让县主查定,你还是带人去城南查访凶手当夜抛尸之时可曾露过踪迹,晚些时候郡王府的人要来衙门,若还无进展,咱们都不好交代。”

赵镰应是,秦缨便带了岳灵修往江征居所,虽是青天白日,但谢星阑仍有些不放心,便仍让谢坚带了两个翊卫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