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顶罪(第4/6页)

“当时死者的伤口十分平整?”

江征点头,“不错,伤口平整,血流也不算多,并且当时姑娘半边衣裙和背部沾了污泥,另外半侧却是干净的,我瞧着很有些古怪,后来验明死因和大概的遇害时间,我曾怀疑过那桥洞不是作案之地,而是抛尸之所,却没有更多线索,当时当职的是郭捕头,我提过此等疑问,但郭捕头没查出来,便不了了之了。”

秦缨微微眯眸,“那你可知凶手最后招供的证词?”

江征摇头,“我只有验尸之权,验完尸体之后其他事便与我无关了,直等到案子定案了,我才从当时两个参与审问的衙差口中知道了金文延的说法,当时我其实有怀疑之处,但我身份低微,哪里说得上话,后来金文延伏诛,我安慰自己凶手已经得到了惩罚,可这些年来,这案子却时不时便要浮上我心头,刚才县主一说,我便知道终究还是老天有眼,我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实在不想带着这些未了的牵绊去九泉之下。”

岳灵修和谢坚皆面色凝重起来,秦缨便道:“经验丰富的老仵作,就算不懂得分辨生前生后伤,那凭别的蛛丝马迹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所以你当年的确察觉出极多疑点,我猜你的验状上也并未写明全部,你仔细说说你还知道什么?”

江征略作回忆便道:“罗槿儿的伤口流血太少,衣物上的脏污也很古怪,按理说女子被侵害,必定挣扎的弄脏各处衣物才是,再加上她的指甲里也颇为干净,我便更怀疑那里不是被害之地,且她后背只有几道十分规整的淤痕,并无被石子杂物划伤之痕,也很是古怪。”

“这是第一位死者身上的疑点,第二位死者手腕有被绑缚的痕迹,但勒痕上并无破口,只有淤伤,像是被一种十分坚韧细腻的带子绑起来的,可他们从金文延家中搜出来的,却是粗麻绳,麻绳粗糙,若被绑住挣扎,必定会磨得破皮出血,但这疑点也被他们忽视了。”

“而第三位死者,我记得是一位小吏家的小姐,金文延说是跟踪那位小姐去书局买书,而后将其袭击后拖入了废弃的灶王庙中,后来带金文延去指认之时,他走去了灶王庙西边的侧殿,那侧殿坍塌了一半很是偏僻,晴天可住人,雨天地上却要积水,因此地上长满了阴湿的苔藓霉斑,可死者的衣物之上,却并无任何苔藓霉斑的痕迹,反而沾了许多干枯的稻草——”

秦缨眼瞳微暗,“他可是走错了案发之地?”

江征沉沉点头,“小人在初次验尸时便去过灶王庙,那灶王庙西侧殿坍塌,但东侧殿却是完好的,此前有乞丐在那里住着,因此地上堆满了干草和毡毯,凶手行凶该是在东侧殿才对,但金文延做为凶手,竟能走错行凶之处,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当时郭捕头见他走错了地方,立刻将其打了一顿,认为他在故意戏耍衙门差役,最终还是定了案。”

秦缨心底发寒,“这般多疑点,那郭捕头竟然从未怀疑过金文延不是真凶?”

屋内其他人都望着江征,江征苦笑着摇了摇头,“大人的事,我是不敢问的,可能是见金文延老老实实认了罪?毕竟是三条人命,认了此罪便只有死路一条,当初这案子闹得人尽皆知,百姓们贵人们都看着京畿衙门,看我们何时能破案,后来金吾卫和刑部也来督促,郭捕头许是想早日破案吧。”

秦缨牙关紧咬,好半晌才寒声道:“听你说这些,我便更能肯定当年的案子的确是错判了,虽然不知道金文延是为何认了此罪,但他必定不是真凶。”

微微一顿,她又问:“你可记得当年除了郭捕头和赵镰,还有哪些参与探查此案的衙差仍在衙门?”

江征道:“记得,除了赵镰,如今还在衙门的,应该还有三人……赵庆是一个,还有孟怀礼和朱强,他们在衙门都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