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顶罪(第5/6页)

秦缨利落起身,“江仵作,多谢你,你放心,当年查案缉凶并不在你职权范围之内,便是要追查,也不会追查你的过错,你验状写的完整,亦将此事记在心底多年,也算帮了忙,这案子定是要重新探查的。”

江征也站起身来,“还来得及吗?案子已经过去十年了,几位姑娘都化为黄土一抔了。”

秦缨面色沉郁,却坚定道:“再难也得查,虽然过了十年,但我相信有你的验状和当年的卷宗,一定能找到凶手遗漏的蛛丝马迹。”

江征眼瞳微颤,很是动容,秦缨也不多耽误,与江征辞别之后,立刻返回京畿衙门,走在半途,谢坚和岳灵修都紧跟在她马车旁,谢坚先忍不住道:“县主,过了十年了,便是有何蛛丝马迹也消失无踪了,当真能查吗?”

秦缨心底沉若千斤,“的确很难,尤其只能用人力去追溯,便更是难上加难,但再难也得试试不是吗?”

谢坚眼底犹疑消散,岳灵修亦一脸沉肃,他当仵作多年,还没有这样严阵以待之时。

众人离开衙门之时尚早,待回来却已是日头西斜,等到了京畿衙门之前,便见两辆马车和数匹骏马停在衙门之外,秦缨秀眉微扬跳下马车,刚走到中庭,便见衙门偏堂之中坐满了人,而她一眼看到了崔慕之和绝不该出现在此地的朝华郡主萧湄。

崔慕之也就罢了,萧湄在此做什么?

秦缨拧眉上前,待走近了,才看到萧湄陪在宣平郡王妃柳氏身边,柳氏哭红了眼睛,又一脸不满地说着什么,萧湄正温柔相劝,而二人对面,坐着宣平郡王李敖和世子李云旗。

李敖行伍出身,生得人高马大,此刻横刀立马坐在上首位上,面含薄怒,周身气势尤其骇人,而世子李云旗一袭靛蓝长衫,腰间配着一把镶满了血红宝石的短匕,纵然李敖和柳氏的面色不好看,可他面上却还算和善沉静。

“县主来了——”

周显辰陪在一旁,正是如坐针毡,一转头看到秦缨忙惊喜出声,他一语引得其他人也朝门口看来,李敖一家尚未出声,萧湄先忍不住道:“适才周大人说缨缨你也在掺和这件案子,没想到是真的,芳蕤死的可怜,这可不是你胡闹之时。”

她如此一说,宣平郡王和柳氏本就不好看的脸色更显沉暗,秦缨心道萧湄真是不长教训,但此时不是与她争执之时,秦缨谁也没管,径直对周显辰道:“周大人,我已经确信,十年前那件案子的确是错判。”

周显辰惊得站起身来,“当真?”

秦缨颔首,“当真,我问了江仵作许多细节,十分确信当年金文延认罪认得古怪,若非是衙门屈打成招,那便只有一种可能,他是替人顶罪。”

秦缨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好端端一个人,怎么会认下这样大的罪过,再三思量,也只有一种可能,因为某种原因,金文延在替人顶罪。

“当年你们布下陷阱,金文延很可能是自己送上门来,后来虽是他主动认罪,但他的证词之中却有许多错漏,一处两处也就罢了,偏偏还不少,唯一的解释,是他的确知道案发经过,却因并非是自己所为,记不清楚细节,这才导致破绽极多。”

秦缨严肃说完,周显辰面色发僵,而一旁的柳氏忍不住道:“县主和周大人在说什么?眼下我女儿之死还未查清,竟要去查什么十年前的旧案?”

周显辰叹道:“王妃误会了,县主正是在查小姐遇害的案子,只是小姐遇害的案子与一桩十年前的旧案十分相似,当年凶手其实已经伏法,不应该是同一凶手所为,但眼下……那案子极有可能错判,真凶尚在人间,小姐的案子说不定也是此人所为。”

柳氏一愣,萧湄看看柳氏,再看看秦缨,忍不住道:“既然当年的案子已经定案,怎么是她一人说是错判便是错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