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IMF的前世今生(第3/6页)

而其后,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资本看通过汇差的金融手段已经无利可图,于是,放下“文”功,端起“武”斗。

可笑的是,整场鸦片战争英方的战争支出就是通过汇差获取,也就是说,双方的后勤都由清廷变相负责。

……

在一战期间,美国是1917年对德宣战,但其实在1915年美国已经卷入了一战。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天,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声明美国保持中立立场,8月19日,他更号召美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

1915年1月,为避免与美国的中立立场相冲突,英国委派了一位重量级商人来到纽约,并任命其为英国驻美的商务代表。这个人就是与英、美高层都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在国际上已极负盛名的大金融家、摩根财团的当家人J·P·摩根。

J·P·摩根当时就在纽约,所以说“来到”并不合适,但却有另外一个负责居中串联的人确实从伦敦来到了纽约,那个叫姓罗斯柴尔德。

J·P·摩根在美国,一只手通过大规模举债,帮英国募集战争经费;另一只手则用募集的钱代表协约国在美大量采购军物。这样的生意模式,让美国金融家、实业家赚得盆盈钵满。

1915年8月12日,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卡杜在写给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中指出:向协约国出售工业品让美国迎来了一个大繁荣时代,但要使繁荣持久下去,美国必须公开向协约国提供贷款。

12月8日,威尔逊正式批准了联邦贷款,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货币贷款及物资。

1917年1月,德国潜艇再次大规模封锁英美之间的海上运输线,并声称六个月内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这条战争生命线被切断,德国赢得战争,那美国对协约国数以百亿计的债务势必灰飞烟灭。

情急之下,1917年4月6日,美国被迫正式对德宣战,没错是被迫,美国才不想亲自下场去打,躲在背后冷眼旁观,一边卖货一边放贷,美滋滋的,谁料德国不但放狠话,还要把“好兄弟”给灭了,美·靓坤·国火气能不大吗?

没说的,砍死它。

一战5年之间,美国工业总产值从不足250亿美元,增长到了640亿美元,增幅156.7%;美国百万富翁的人数增加一万七千人。时任美国财长梅隆承认,战争交易美国所获利润率高达80%。

另外,在欧洲无力顾及拉美和远东市场之时,美国对拉美贸易从不到8000万美元扩张到34亿美元;美国已基本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和橡胶,玻利维亚的锡矿、智利的硝石与巴西的咖啡;美国私人资本对远东市场的输出从35亿美元增长到了7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1919年,美国黄金储备相当于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总量的40%,并借战争所得,从境外投资者手中赎回20多亿美元的美国债务,一举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正如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1914年10月11日写给美国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所预言的那样:“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会濒临破产,海上将不再有德国。10年以后,整个世界的前途都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可以说,美国之所以会卷入一战,完全是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或者说“美国银行”面对日渐糜烂,有摆烂、崩盘嫌疑的“英国公司”,为了自己放出去的贷款考虑,不得不派出“商界精英”协助其扭亏为盈。

有了美国银行的帮助,英国公司和法国公司联手抢夺了德国公司的市场,但在斗争的过程中,两家公司也是损失惨重,流动资金随时有断链之危险,于是,三方联合起来逼着德国公司“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