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2(第2/7页)

有了原理和大致方向的指引,谢知府很快就研究出了初步成果,然后立马向朝廷写奏折,目的就一个——批钱!

奏折上写得很详细,很有条理,准备用一个地方做实验,他已经规划好了一片养鱼、灌溉、还能泄洪的水利网络。

折子写的内容那叫一个让人激动,这法子不仅能解决当地百姓种植的问题,还能多带来一份收入,百姓要过上真正用好家乡水网的好日子了!

百官的怀疑动摇了。

但是他们依旧警惕,这么多年被坑积攒起来的经验和防备心,不是这么简简单单就会松懈下来的。

但是很快,他们又等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类似的消息。

他们看着顾璋写的诗词、燕芷写的游记,主旨全是“日子可真快乐,真潇洒享受啊。”,然后紧接着就会传来当地知县/知府/天工学子写的折子。

这些折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管前面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由,讲得有多么慷慨激昂,但主旨都是一个:批钱!

为什么要批钱?当然是要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但是动静不小,当地衙门没那么多钱可以用。

百官看着看着,等来了一个又一个消息,都忍不住私底下议论起来,这小子不会是真改性了吧?

他们盼了这么久,成年的时候没沉稳,成婚的时候没沉稳,为官了之后没沉稳,有了孩子之后没沉稳,现在出去玩两年,人变得稳重了?

大家都有些心里打鼓,“出去玩变沉稳”这种事听起来就奇奇怪怪啊!

哪有人遇到各种大事没改性子,反而快乐的玩着玩着变成熟了?

这时候有人突然说了一句:“那小子不就是总出人意料吗?”

是啊,顾瑶光哪次符合他们的意料了?

这句话像是有特殊的魔力一样,一下就让许多人接受了这个事实——顾璋好像是真的变沉稳了!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百姓做事了!

没错,这次百官们也选择性失忆了,那些好吃好喝好玩的消息,他们全当没看见。

一个好人做一件坏事就遭人骂,但一个坏人做一件好事,那就让人觉得惊喜。

顾璋突然这么“高产”,已经比原来好很多了,很勤奋,很踏实了!稍微玩一玩也不算什么,毕竟他也要放松。

值得一夸!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百官们甚至高兴得痛哭流涕——他们终于盼到了啊!盼到了这家伙性子变成熟稳重啊!

这一刻实在是让人等得太久了,甚至都绝望放弃,以至于突然降临的时候,带来无与伦比的惊喜。

连明盛帝都是高兴的。

他的顾小状元果真聪慧,也和走之前说的一样,适合去外面走走,见一见更广阔的世界,这样点子也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再说顾璋。

顾璋这事做得也毫无压力,就是在玩的时候,出点“不负责任”的建议。

比如他其实不懂桑基鱼塘,具体实施更是一无所知,但是他知道原理大概是怎么回事,那些年在巨大生存压力下看的解压小说不是白看的。

更别说他们基地作为火种基地,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除了书籍资料文物等保存之外,每个人都承担着传承的任务,他们本身就是火种。

要不然真的撑到了末世结束的那天,人类文明却毁于一旦,所有人只能茹毛饮血的过野人生活,再也不记得先辈荣光,再无科技文明,那末世算结束吗?失去了一切的人类,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末世?所以他们这些孤儿,才能在末世,还能有学上,更会被传授各种各样的生存技能。

顾璋偶尔回忆起那位头发花白,耗尽一生精力,大公无私地带着整个基地的人努力生存的基地长,都会觉得由衷的敬佩。

从身着笔挺军服青年,到白发苍苍依旧腰杆挺直的老者,足以称得上是一位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