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2(第4/7页)

小功劳也是利国利民的。

大功绩出现的概率也不低,还完全不用担心被抢功劳,顾大人才不屑来争抢这点。

更有概率是青史留名的任务!

顾璋说一个点子,说一个想法,马上有当地全体官员抢着琢磨,同时有近两百个天赋卓绝的天工学子开足火力研究。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想实现顾璋点子的臭皮匠可远远不止三个。

于是乎,惊人的情况就出现了!

顾璋顺着漕运线玩到哪里,哪里就能得到好的发展和指导。

宛如当年在刚赤府连续开办的那些工厂一样,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有了极大的助力和改善。

一开始,文武百官是高兴的!激动的!兴奋的!

一开始,明盛帝也是喜悦的!欣慰的!满足的!

但是随着顾璋玩过的地方越来越多,事情开始有点不妙了。

百官悲惨痛呼:“太忙了啊!”

明盛帝也看着一封封奏折,痛呼:“朕哪有那么多银两?”

建造完水泥路之后,这两年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国库银两,又又又又急速下降,快要见底了!!!

这些年国库入账越来越多,银两和粮食是他刚刚登基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多。

若是当年的自己知道这个数的银两都会被花光,肯定要怒得拔出长剑,怒道:“昏君!”

“这绝对是个奢靡无道的昏君!”

“怎可如此不惜民力,铺张行事?!”

但是现在,明盛帝看着一本又一本慷慨激昂,势要为百姓创造出更好生活的折子,依据写的是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只得颤抖着手,心痛地写下一个又一个同意的批复。

等终于批复完,明盛帝也不知该高兴各地遍地开花般地发展,还是该忧伤自己永远也充盈不了的国库。

他心情复杂地取出那副被裱好的【顾璋挣钱顾璋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气愤又无奈地在后头添上了一段。

尝试过忙到脚底擦出火星之后,再卷的卷王王中王也被卷趴下了。

甚至有人偷偷写信去找顾璋,“关心”道:“大伙知道你转性了,努力了,但是也不能太拼,不能仗着自己年纪轻,身体好,就这么拼命地干。当官啊,要学会松弛有度,这样才能长久,你说是不?”

还有的人明里暗里给他推荐自己家乡的好玩之处:“瑶光你要是累了,可以去这里玩一玩,歇一歇,放松大脑。若成日用脑太多,可能苍老得快,咱们还是要讲究细水长流的。”

等看到顾璋真的去玩,没有伴随出品东西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还能被劝得出去玩,还好,还好!

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作妖,还这么努力又听劝,谁不感动啊?简直感天动地!

但是这份感动,在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直接被顾璋一板斧给劈晕乎了。

什么?

顾璋想要当什么官?

他们怎么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有点不真实了?

长期沉浸在喜悦和忙碌的双重刺激之下,百官们这会儿的反应都有些呆滞。

“我听错了吧?”

“是啊,肯定是我这段时间太累了,所以耳朵出问题了,顾瑶光今年这么成熟稳重,怎么可能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

可恍惚间,他们也觉得有一丝熟悉感,这种只玩不做事的不要脸要求,真的很像是某人曾经的风格。

毕竟这种厚实的脸皮,真的不是谁都能有的!

等发现顾璋真的是这么想的,忙碌了一年的京官都炸了。

尤其是看到自己前不久才买回家的《食神鬼斧》和《妙游记》之后,这种愤愤不平的怒气直接爆棚了。

御史台的人摩拳擦掌想要写折子参顾璋一本!

文武百官骂骂咧咧!再文雅自持的人,都忍不住爆了粗口。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