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勒格兰僵尸(第12/15页)

希布鲁克对海地甘蔗园的劳作工作是否真有其事?真的有尸体无偿在那里劳作?可能这种景象,从心理层面上,要追溯到古时候奴隶工作,他们在西印度安那的种植园劳作时几乎毫无思考。当然,人们也对药品使用进行了大量的推测。是否工人并没有死去,而是用某种药品“僵尸化”了(只有伏都教波哥才知道这种药品),这让受害者极其需要听从建议,而且看起来像死去一样。

或许是由于探险和写作(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想象),希布鲁克更加堕落于酒精和虐待狂般的性体验。1933年,在他自己的要求下,他进入了纽约州韦斯切斯特郡的布卢明代尔精神病院,为他的酗酒寻求治疗。但是,他自己从里面出来,写了另一本书《精神病院》,这本书是关于他的经历的,并将这段经历当做另外一种异国历险。1935年,他与马乔里·沃德·沃辛顿结婚。但在1941年,由于希布鲁克一直酗酒成性,并对性体验有近乎虐待的需求,这对夫妻离婚了。1945年,威廉·希布鲁克在纽约的莱茵贝克居住时,服下大量药品,自杀身亡。但他死后却留下了遗产:僵尸的文化遗产。

僵尸文化

希布鲁克死后,出现了好些围绕伏都和僵尸的书籍和电影。《白色僵尸》是第一本这类题材的电影,但不是最后一部。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强调伏都权能和行走尸体的电影出现了,电影名危言耸听,如《僵尸之王》、《僵尸起义》、《僵尸复仇》。1943年雅克·图尔尼克的早期僵尸经典《我与僵尸同行》达到高潮。很多故事情节都设在海地或其他加勒比国家,影片涉及种植园主被杀死,然后通过伏都能力复活,成为一种类似机械式的人物,蹒跚走动,满怀着邪恶的巫师之愿望。与此相随的是一些宣扬僵尸主题的书籍,而书籍也在很多情况下,跟随电影之步履,步希布鲁克神奇文章之后尘。很多书籍和电影也把僵尸描述成食人的怪兽,详述食人主义之观点,这观点来自当时的非洲。书籍和故事的标题危言耸听,如《杀人僵尸》、《僵尸出没之地》以及《僵尸岛》,这些电影在20世纪30、40年代末期定期出现,内容和故事情节大致雷同。大部分都有哥特式罗曼史情调,男女主人公对某些偏远的加勒比海地区的颓坏种植园进行调查,或者调查美国南部一些蒸汽弥漫的沼泽地,却发现他们被步履蹒跚的僵尸困住。

有时候僵尸故事也会有旧瓶子出新酒—其中就有僵尸,它出现在1938年的一篇短篇故事《地狱之鸽》中,出自知名奇幻作家(野蛮人柯南创作人)罗伯特·霍华德之手笔。根据故事,这是一种雌性僵尸—介于行走尸体和巫师之间—居住在沼泽里岌岌可危的南方大宅里。伏都教民间传奇里或许也有此类生物,但即使有,也极其模糊。

当然,就此话题,也有一些严肃的民族志作品,例如1958年由法国人类学家阿尔佛雷德·米厝斯(Metraux)的书《海地伏都》。米厝斯是臭名昭著的法国“魔鬼哲学家”乔治·巴塔耶—名声恶劣的“欧什王”(字面意思是“茅厕之王”)—的密友,跟希布鲁克一样,他在1963年自尽。但是,他们都没有真正涉及僵尸问题。关于复活死人和游荡鬼魂的卡帕故事依然流传,大众,尤其是西方人,对此浮想联翩。

《恶夜僵尸》是近代最早详细叙说僵尸主题的电影之一,由乔治·A.罗梅罗执导,1968年上映—他以僵尸/行走尸体题材的电影一炮打响。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直接—某种未指明的病毒激活了刚死去的人的大脑,尸体恢复了某种恐怖的生命形式。一些少年被一群走动僵尸困在一所偏远而废弃的农房里,这些僵尸渴望吃到人肉。这部电影首播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成为邪教恐怖片经典),罗梅罗也因此而成为知名恐怖片导演。这部电影被称赞为“恐怖片之曙光”,大量影片争相效仿,很多电影仅是惊悚片,如《僵尸大屠杀》、《僵尸为僵尸吸血》、《千年血后》、《墓地的吃人族》等。还好大部分此类电影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没有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