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6页)

除去自己的人外,她还特地带上陈家各房给她安排的几名侍婢。有二房三房,甚至四叔公那房送来的。

茶肆雅间内,烟雾弥漫。

青年从身后拥住她,手在她腰间一拃一拃地量:“又瘦了些。

“阿姒,其实这些事,你大可全权交给我去做,我不会对陈家不利。”

尽管如此许诺,但晏书珩也知道以阿姒这不喜被人拿捏的性子,只会借他行事,而不会全部倚仗他。

他唯有轻叹。

她称病不过几日,眉眼清冷不少,更镇定不少。这般变化他再熟悉不过,十六七岁的他,也曾如此。

他深知,这是必经之路。

他们宛如冬日里被困在琉璃瓶中的蝴蝶,因瓶中温暖,透过瓶子看外界时,只觉绚烂而美满,没有丝毫寒意。

但也会处处受制。

因此,对他们而言,要么一直活在假象之中,要么打破瓶子,撕碎假象。走出去虽需适应外面的冰天雪地,会失去一些东西,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但出于私心,晏书珩却不希望阿姒也经历那些他曾经历过的残酷。

她太美丽,也太脆弱。

就该安安稳稳住在琉璃瓶中。

但阿姒并不甘心维持表面的和美,她透过窗看向天际:“为人子女,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哪能假手于人?”

晏书珩松开她,二人并肩而立。

他取出一沓信件。

“这是你让我查的这三人,连同他们各自心腹的家眷和软肋。”

阿姒接过信件。

看过密信的三人里,她最怀疑的是上回间接致使她被晏三爷绑走的二叔,但为保万无一失,这些日子,阿姒同样托晏书珩细查了四叔公和三叔。

最可疑的是二叔的幕僚楚七。

此人在颍川时就跟在二叔身边做事,如今也在建康城。他家中有一幼子,身患怪病,数位大夫都断定这孩子活不到五岁,如今却得上天眷顾破天荒长到八岁,邻里对此啧啧称奇。

可阿姒从不信什么‘上天眷顾’的说辞,她的指尖停在楚七的名字上:“你的暗探能否再替我查查此人?”

晏书珩笑了:“阿姒和我真是心有灵犀,我当初亦觉得此人可疑,便让暗探去查了与他有关的一切。”

他从袖中又掏出一封信件:“阿姒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吧?”

阿姒抬眼,想剜他一眼,看到他小孩子邀功似的眸子,却不由自主带了笑:“长公子素来很会吊人胃口,凡事非得等人开口才会给是吧?”

晏书珩笑笑:“被你看穿了。”

“不过你倒挺善解人意。”阿姒象征性夸了夸他,拆开信件。

上头写着有关楚七幼子病症之事,暗探查实楚七幼子应是用了种很昂贵的药材,才得以保命。

可楚七虽得二叔信重,但实在不算他最信任的幕僚,每月例银不过几两,如何能长期供得起昂贵的药材?

暗探自也想到这一处,再一查发觉替楚七幼子看诊的郎中每次都会亲自熬药,过后将药渣埋掉,那药渣中掺了些含有毒性却可使药性更强的几味药,能在短期内缓解病症,但一旦服用,便会对此药越发依赖,一旦断药便会浑身难受。

巧的是,那位郎中如今替二房做事,偶尔也给三房看诊。

阿姒猜测楚七是因得二叔信重才能用得起这些昂贵药材。是二叔授意郎中在药中加了东西,让楚七幼子离不开此药,由此彻底受他拿捏。

她对二叔的怀疑更深了。

信很长,阿姒继续往下看,脸色越来越不不妙。信上说,三婶母服用的药,也掺了类似的东西,虽说用量不多,不会损及肌体,但会使人离不开。

二叔要加害三婶母?

可三房的人难道就半点未察觉。

阿姒沉思着走到雅间香炉前,取来火折子将信都烧掉。

晏书珩走近了:“我听九郎说了你恢复记忆的事,你是想引蛇出洞?可阿姒,我不希望你以自己为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