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正德三十五年之军事与疆土(第3/4页)

如今的日本已经沦为一个秩序丧失之地,明军和朝鲜军共有十三万人驻扎在此,主要的一件事就是镇压叛乱。

只有这里够惨,他们出去当奴隶才会觉得是一种幸福。

在南面,大明的存在是以海军的形式体现的,而海军就驻在各个军事港口之内。

十几年前顾首揆就在建议朝廷要多造战舰,这当然被准允,所以如今大明在高雄港、石塘港、金兰湾港、万里港、爪哇岛的青水港以及暹罗国大唐港驻扎有大小军舰一百二十多艘,共有海军士兵十一万人。

朝廷的抽丁政策暂时没有用到这些藩属国身上。

这也是他们不满的地方。

因为大明很讲道理,我从你这里抽丁,相当于拿走了最好的青年劳动力,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给一些补偿。

像是布拉特部落所得到的那些。

这种方式才能搞得长久些,不然总是压迫,濒死的人才不管你正德大帝是谁,你如果只给他反抗这一条活下去的路,那么他也只能走了。

表面上是这样。

但实际上朱厚照当初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是在于‘腐化’各部落、国家的统治阶层。

人性就是这样,奢华享受之间很难诞生英明神武的统领,他们拿点儿吃的喝的穿的,然后把自家年轻人‘卖’出去。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即便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世界,也多的是卖国求荣的领导人。

长此以往,这些出去的年轻人在大明和自己部落统领之间也会分出好坏。

而在南洋诸国之所以不推广抽丁,一方面是因为不需要,南洋如今是经济建设的主题,没有多少国家在这里打仗,也没有人敢在这里打仗。

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算优秀的战士,个头矮,身材瘦,而且生活在热带的民族天生没什么组织性,蒙古汉子都比他们好训练。

如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真正的万里江山就是正德三十五年的大明。

不止如此,在皇帝授意下,博望侯在正德二十五年又出发,上次是向西,这次则是向东,朱厚照的目标自然就是后来的大洋洲,那里现在还都是土著人。

到了正德二十九年,博望侯返回,并带回了还有一片超级大陆的消息。

自那以后,许多商人兴冲冲的跑到那里去兜售货物,但大部分都赔本而归。

说起来大洋洲其实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很少,大部分都是荒漠和沙漠,所以又有被诅咒的大陆这个称号,只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有相对不错的地方。

而因为是独立的一块大陆,人到了上面很难凭借自身再出来,天生的就是一个牢笼。

所以朱厚照没有拒绝这个用处,清朝时有流放宁古塔的说法,他也搞了个类似的刑罚,就是流放大明次属大陆——这是他起的名字。

好吧,又多了一块次属大陆,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但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疆土,有人将唐成为巨唐,现在大明也可以说是巨明了。

为了做好这样的统治,大明的依仗除了二十五万北方边防部队、二十万西征大军以及驻南洋的十一万海军和驻防本土军港的五万海军以外,还有一个最强战力,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京师卫戍军区。

上面的这些,四十五万陆军,十六万海军,还有那些驻守日本、次属大陆的二流部队,不是今日大明的国力能够供养的极限。

远远不是。

因为在每个区域,譬如新疆、河套、辽东这都有对应的土地垦殖,粮食根本不是他们的问题。南洋的驻军有保护各国的名义,当地属国都要分摊这部分费用。

所以富裕的江南、兴盛的海贸、火热的产业这些东西所产生的财富又流去哪里呢?

答案就在京师卫戍军区。

正德三十五年,越国公周尚文仍然健在,他已经六十五岁,但身体硬朗,毕竟在历史上,他七十几还上战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