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达不了的明天 (第7/10页)

——在办公室里,我特别爱哭,比如老板的话说得严厉了一些,我就忍不住眼泪涌出来。为了不让我脆弱的神经再受刺激,我提出只做一些整理文件的简单工作。这样一来,看着一个个好机会从我身边溜走,我又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决定。

——我们单位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张三对我有成见,李四说我的坏话,王五看我不顺眼……每天有生不完的气,烦死人了。

这些都是敏感惹的祸,有些人在为人处世上过分敏感,使人际关系出现不应有的复杂化,这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存在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敏感的个性。比如,别人不高兴,他就以为是对他不满;人们在说悄悄话,他就感觉一定是在说他的坏话;对方的一声咳嗽,他就怀疑是对他的不敬;有人见到他点头微笑,他感到是别有含义;有时本来是互相开玩笑的话,这些人也会当成真事,反复琢磨半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鸡毛蒜皮的小事会让这些过分敏感的人想入非非,作出错误的判断,他们对恩恩怨怨最斤斤计较,总以想当然去观察世界,并自以为是,结果总有难以排解的心绪,更有甚者发展为心理上的病态。

过分敏感的人,会在生活中处处设防、时时疑心、多愁善感;会活得很累,既要对付那些夸大了的矛盾,又要抚慰自己无中生有的痛苦,可谓劳心伤神。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处处设防,便会让人对他敬而远之,朋友就会越来越少,人际交往就会变得不和谐。

专家认为,过于敏感的人往往是内心某方面比较自卑的人,每当别人碰到了自己的短处,难免会大发雷霆。

由于每个人的修养、个性、阅历不尽相同,其为人处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会有不同,即便是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有欠妥当,我们也当以宽容之心待之,没有必要过于敏感。处处以别人的脸色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针”,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的情绪甚至支配自己的言行,这都大可不必。

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收起自己的敏感,遇事乐观一些,大度一些。要重大节,不必过分拘泥于小节。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积极的好心情。

7.豁达才能让未来充满希望

豁达并不是要人不思进取、随随便便,而是坦然接受、顺其自然,不犯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西方有一句谚语:同是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

很多人苦恼、郁闷,让自己忍不住陷入痛苦之中,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做不到豁达。比如,有的人因为失去一些曾经拥有的东西而无比心痛,有的人因为过去的某个过错而一直深深内疚,无法轻易原谅自己。

但是,空间不能逆转,时间无法倒流,你为了过去如何后悔和烦恼,都无法改变曾经发生的事,只会浪费你的精力和时间。无须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你即使再悲伤,也无法将洒在地上的牛奶收回。须知,当你为失去太阳而难过不已时,你也将会失去夜空的点点繁星。

下面这则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外出办事,不小心将自己的伞丢了,他心急如焚,懊恼不已,不停地责怪自己,他想,都是自己的粗心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自己真是做什么都做不好,真没用。他还时不时地想雨伞到底被自己放在哪儿了,看到街上有人提着和自己颜色相同的伞,就在想那是不是自己的伞。就这样,他不知不觉到了家,坐下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原来他一直惦记着丢雨伞的事情,因为仓促、惶恐和不安,连自己的钱包丢了也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