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达不了的明天 (第8/10页)

这个倒霉的人之所以一再丢东西,就在于他做不到豁达。试想,如果他在丢伞之后能够豁达一点,不为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惴惴不安,又怎么会因一时大意而再丢了钱包呢?对那些已经发生的事耿耿于怀、反复思虑,无疑是在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豁达,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能从容应对。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着。“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跺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这个充满禅意的小故事,让我们懂得,豁达可以让心灵海阔天空,让人生顺其自然。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豁达并不是要人不思进取、随随便便,而是坦然接受、顺其自然,不犯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这种豁达的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思想上的轻装,目光的超前。真正豁达的人能够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有了这份豁达,我们才不会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不会在受挫后彷徨失意;有了这份豁达,我们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

一个宽容豁达的人,总是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而一个有着豁达胸怀的人,也更容易拥有成功的人生。

8.用平和梳理人生

有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往往决定最后的成败。冲动是魔鬼,不要动不动就心浮气躁,更不要轻易动怒,愤怒往往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孔子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太在乎得失,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是指心态,巨大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只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快乐填充自己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感到生活真好。

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平和心态更加难得。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是关于杂技的。故事简单,但却发人深省。

舞台上,杂技演员正在表演杂技“抖杠”。男演员轻身一跃,上了竹杠,娇小的女演员也燕子一般飞上竹杠。随着竹杠的抖动越来越大,两名演员跳起的高度也令观众神经紧绷。演员开始在空中一个接一个地翻跟头,像两个跳动的蜻蜓飞旋在竹林间。竹杠抖动得越大,演员翻的跟头就越多。一个、两个、三个……突然,一个倒翻,女演员稳稳骑坐在另外竹杠上的男演员的肩头。竹杠再次抖动,猛地一个高耸,男女演员一起翻了个跟头,完美地跃下竹杠。全场掌声雷动。

等男演员下来,本以为他该一脸汗水,神情兴奋,但他却静若止水。有人煞是疑惑,就问他:“台下掌声这么热烈,你怎么还这么镇定?”

他坦然地说:“在台上表演时,我耳中塞着棉花,根本就听不到掌声。”见问者不明所以,他笑着一语道破:“如果我时时听到掌声,就会干扰正常发挥。学徒的时候,师父就说了,只有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