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事访问(第2/4页)

“我觉得记者们低估了布什,原因是记者看重的是和他们有共同想法的人。”

我有一年时间都在采访戈尔。你可以图解他说的每句话,把它们作为教英语的材料。但我从来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一次,他们问了个关于圆顶露天体育场的问题。戈尔长篇大论:天文舱罩是第一个圆顶型的物体,国王球场有最大的封闭空间……他说了一堆这样的话。然后布什说道:‘我喜欢在户外看棒球比赛。’你说谁更聪明一点?”

“阿灵顿有圆顶球场吗?”

“没有。”

“我想我以前从未置身于这样的车队之中。”

一列黑色的轿车带我们往北走,过了二环路。穿着黑色大衣的警察站在路边,指挥着交通,确保我们的车辆畅通无阻。路过的人盯着看。天空非常明净。

“我去过尤卡山。我到了里面的山谷去。”

“拉斯维加斯真是座繁荣的城市。”

沿路的标志牌:

北京西郊汽配市场

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

中石化

“法国人把垃圾处理加工,弄到钚里头。”

“这儿有个叫杰斯珀·贝克尔德记者,在中国的人口统计中发现了3千万人口的误差。3千万啊!这让你想知道,其他的记者都干嘛去了。”

巴士经过四环路。一块巨大的英文标志上写着:

执行新商标法 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看看这些单车!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看到的!”

“《华盛顿邮报》那个记者——汤姆·里克斯,他很了不起。”

“是他第一个意识到了卫星摄影技术能充当很有用的新闻工具。”

巴士开进了清华大学的后门。

“对于一家广播公司来说,一千美元一张照片没什么大不了的。”

松树,草坪,古老的砖楼。雕像和纪念碑。

“他们用庚子赔款的钱建了这学校。”

“他是那个我们需要的合适人选吗?”

“我对他的跟踪报道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有一次,我坐飞机时正读着一本书,那本书是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写的。克林顿回来了,他问我在读什么。他还可以谈论那本身的内容。他很有才华,但是……”

欢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来到清华大学

中美两国关系正在改善,而中国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过去,中国人总是要从外面的世界寻求着什么:别人的认同、贸易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资格、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前通常是美国手里掌握着关键牌,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了。美国人需要一些中国的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一个和北朝鲜有良好关系的国家,而在后9·11时期,中国在中亚地区显得至关重要。如果美国打算把伊拉克的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去,取得中国的支持就至关重要。

而中国的经济力量已经非常强大,无法让人忽略。有时候,想起短短两年前,波拉特还在雅宝路的漫漫长夜里以高于银行9%的汇率和人兑换美元,真让人难以置信。那时候,人们都推测中国会让人民币贬值;现在人们想知道的是人民币会不会升值。地产市场越来越兴旺;贸易顺差每年递增。很快美国人就想要让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了,两国的贸易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平衡。

布什总统访华期间,两国之间所有旧的矛盾冲突——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飞机相撞事件等,都似乎是隔了一个世纪般遥远了。联合媒体发布会上,布什的讲话在全中国的电视上播放。这是另一个良好的信号:过去,有些话语总是会消失不见。1984年,里根总统引用了亚伯拉罕·林肯的一句话:“没有人足够完美,以至可以未经别人同意就支配别人(no man is good enough to govern another man without the other's consent)。”这句话在随后的转播录音中被删掉了。2001年10月,布什来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由电视广播的媒体发布会上,他说的好些重要词句被删掉了。其中一些失踪的语句是:“不应该利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来迫害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