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猫记(第7/7页)

不能。

所以,我在《恋猫记》中特意安排了“我”牙疼的情节,也许是因为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牙疼的确在折磨着我。可更重要的是牙疼象征着一种根本性的东西,你永远都无法摆脱它,只要你心中还存在着对美的追求。猫也是一样,南泉和尚即便把猫处死,就真的能消灭他弟子们心中对猫的妄念吗?不能。以猫作为象征的美永远存在于这些和尚们的心中,不管猫是否出现,也不管猫是否被杀。美是千变万化的,但在你心中,美却又是同一的,美的概念既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抽象为美,它伴随你一生,具象为猫,它同样可以在你内心世界活一辈子。因为你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有权利从你的内心出发对客观世界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理解。人类从来就是追求美的,亘古以来,就有一个梦想美,发现美,追求美,热爱美,乃至于痴狂于美,痛苦于美,最终毁灭美的方程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许许多多大自然或是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美,都因为这个方程而被毁灭,难道罪过在美的事物身上吗?不,罪过在我们的内心,在于对美的欲望。解决它的办法既不是毁灭美,也不是放弃美,而是宽容美,我们所要承受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美,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饶恕它吧,也就是饶恕了我们人类自己。

我想到了当年禅宗五祖弘忍和尚要选继承人,条件是做出一首好“偈”,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表示不能接受,后来,一个叫慧能的砍柴烧水的和尚做了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弘忍和尚便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慧能就是著名的禅宗六祖。后来,他流亡广东,说出那句著名的关于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话,结果被打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糟粕行列。但不管在哲学上如何争论,我们能看出神秀的偈正代表了南泉斩猫的行为,而慧能的偈则正是赵州头顶草鞋的美学基础。

写于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