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下留情才是做大事的生意经(第8/14页)

“三个?”古平原原本在京城和胡老太爷谈妥,自家的兰雪茶今后都归胡家“泰来”茶庄买卖,这样做一来自己可以专心经营茶园,二来胡家有现成的生意路子,不必自己再去费心挑选买家。这等于是以兰雪茶入股胡家的茶叶生意,侯二爷尽管百般不情愿,无奈生意上的事儿只要有胡老太爷在就轮不得他做主。这样一来,兰雪茶便有了两个股东,谈好了一切利润三七分成,古家七成,胡家三成。如今怎么又多出来一个?

“多出来的那个是安德海。”郝师爷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一一告诉了古平原。要救古平原,光靠乔鹤年出的一个主意还不行,他盖了县衙大印发的公文充其量只能证明古平原与英王妃交情不浅,但是真要以此为条件将古平原赦回徽州,那还得刑部下公文。

郝师爷尽管在京城认识几个人,但是办起这件事来力量却还不够。想来想去想到了安德海头上。

古平原当初是通过寇连材结交了安德海,寇连材也因为给安德海介绍了这么一位“财神爷”,而颇得他的赏识,在宫里很受安德海照顾。古平原一出事,闹得全北京城都知道了,太监最爱传话,寇连材很快在宫里也知道了,急得什么似的,三天两头托人到客栈打听消息,所以郝师爷也自然认识了这个古平原在宫里当差的故交。

故此郝师爷又是通过寇连材把安德海请了出来,希望他能凭借宫中太监副总管的身份从中周旋促成此事。

“安德海这小子可够黑的,一开始十个不行百个不行,说是西太后听说自己钦点的‘茶王’到头来是个逃亡的流犯,觉得失了面子,气得大发肝火,这当口谁沾这件事谁倒霉。可照我看来他就是想趁机拿一把,到后来还不是开了个大价钱。”

“咱们手边可没多少银子了,难不成他都要走了?”太监都是出了名的贪财,所以古平原虽然当初花了一万两在安德海身上,此番听说他还是趁机勒索,一点也不意外。

“他要的可比银子多。他要和你对分兰雪茶的得利,一家一半!”

“哦!”那真是狮子大开口,古平原也不相信郝师爷会就这么答应了下来。

“当然不可能,我一争再争,最后给了他二成的干股。话可说到头里,这是连胡家的股都算在内了。”虽然这样,没道理让胡家吃亏,所以胡家持股不变,变成了古家五成、胡家三成、安德海占了另外两成。

花费虽巨,可是牵涉到人命,要请托像安德海这样的人办事,这是免不了的代价,古平原自然无话可说。

安德海出面找了刑部的主事,也不知他是狐假虎威,还是慈禧太后那边也落了好处,总之是谈成了。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也费了不少工夫,郝师爷拿着到手的刑部公文急忙出关赶来救人。

“临走时安德海教了我一番说辞,敢情西太后的先父在安徽做过官,这事在朝廷权贵中知道的人不少,他要我处处打着这个旗号,让人以为你这个徽州本地人与西太后家当年是旧识,这样办起事来比较方便。我依计而行,到了大营里含含糊糊地这么一说,把盛京将军都唬住了,要不是他亲自到刑场,我看那许营官连刑部的公文都不买账。”

原来如此,古平原算是把前因后果都听明白了,他仰脸想了一会儿,说:“郝大哥,方才我太急了些,言语多有冲撞,你别怪我。”

“嘿,你我兄弟一场,说这些做什么。这次也真是险,晚到一步,啧啧,你这条命就算交代了。”

“是啊。”古平原回想起来也未免感叹,“对了,玉儿还不知道怎么担心呢,她……还在田庄,没有跟着到盘山驿吗?”这实在是不合情理,要是常玉儿也在,古平原一醒她就会飞也似的过来,不,她一定会寸步不离一直守在古平原身边,然而古、郝二人交谈半晌,常玉儿却连个人影都不见,古平原心里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