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号(第5/7页)

工作量肯定不小。口香糖,我们给球员提供了五种口味,这里有两千到两千五百盒。这些是魔术贴和搭扣,让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你可不希望给对手任何抓住你的机会。臀部、大腿和护膝,按照款式、尺寸和厚度分门别类。外接手的防滑手套,前锋的衬垫手套。各种尺寸的矫形足垫。棒球帽。针织帽。换鞋钉用的电钻。滑石粉。防晒霜。嗅盐。二十二种不同的医用胶带。凝胶,乳霜,软膏,抗生素和抗菌药。冰袋。好几纸箱佳得乐粉。哇哦,朋友们,还有呢。为了应对寒冷天气,就像今天,我们预备了无边便帽、保暖内衣、手套、手筒、暖手贴、暖手霜、保暖袜、板凳席用的供暖装置。专为贴合护肩设计的防水保暖大衣。雨披,采取了同样的设计。每场比赛我们都要消耗七百条毛巾,遇上雨雪天或者特别暖和的天气,数量会翻倍。

“类固醇放在哪里?”戴姆问。

“哎呀呀,在这儿可别提这个词。现在说说比赛用球。作为主队,我们需要提供三十六个全新的比赛用球,外加十二个从生产商直接到裁判员手里的球,上面写着‘K’,表示是踢球专用球。”再往后,是训练服和短裤,还有运动衫和长裤。他们看了一眼巨大的洗衣房,又接着参观教练员的装备。笔记本、剪贴板、大大小小的白板、记号笔、油性笔、耳机、喇叭。两个鞋盒大小的盒子,一盒装满了银光闪闪的口哨,一盒装满了卡西欧秒表。还有无线通信和录像装置,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永远锁着。去客场比赛时,要用两辆重型卡车拖运所有物品,总共有九千到一万磅重。

最后连戴姆也有点晕了。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数量惊人的利基商品,每样都要贴上标签、归类、分大小、核对、收好、摆放整齐。这是对人类物流和库存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比利愈发头疼了。他猜是因为这里的气味,沿着长长的装备室原路返回时,比利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肺里有点堵。过敏,有可能;心脏病?他在心里耸耸肩就把这个想法抛之脑后;他一心想着谜一样的装备室,没时间担心自己的健康。他想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东西。显然只有在美国。只有美国才会玩这种需要众多配套产品的运动,并且发展成为如今的全民运动。

比利不确定他究竟在装备室里看到了什么,但看到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不舒服。

“知道吗,”恩尼斯羞怯地吐露,“我当过几年兵,年轻的时候。不过那时候大部分人都当过兵。我们是强制征兵,你知道。”

“越南?”戴姆问。

“刚好错过了。我一九六三年就退伍了,很幸运。我认识的一些人没能活着回来。”

“很多人没能回来。”戴姆说。

“你说的没错。我只是希望你们知道,我们多么感激你们在伊拉克所做的一切。要不是你们,天知道现在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们这里有治头疼的药吗?”比利问,“布洛芬或者萘普生?”

“多的是,”恩尼斯回答,“你头疼?听着,孩子,我很想帮你,可是我不能,要负法律责任。那个窗口经手的每一样东西,”他指了指配药柜台,“都必须登记、核对。你也许想不到,但是几颗小药丸就能让我丢了工作。”

“没关系,”比利说,“我不希望你丢了工作。”

恩尼斯再次表示抱歉。回到更衣室的门口,戴姆突然请恩尼斯在他的球上签名。恩尼斯吓得后退了一步。他乐呵呵地笑了,不过眼神很警惕。

“你为什么想要我的签名?我不过是个管装备的老头儿,没人在乎我的签名。”

“在我看来你管理着球队。”戴姆回答。恩尼斯笑了,接过笔,在戴姆的球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也是戴姆今天要的唯一一个签名。回到更衣室,队员们差不多都穿戴完毕。空气里弥漫着强烈的塑料、体味、屁味、甜瓜木本古龙水和臭得像变质甘草汁的凡士林等气味的混合体。诺姆站在更衣室中央的椅子上,让B班队员靠近他,然后命令球队围拢过来。B班今天已经听够了演讲,但现在又来了,你能怎么办?球员们乖乖靠过来,比利看着他们向房间中央聚拢,想象着支撑这帮运动员的庞大系统。围在B班四周的这群人是这个星球有史以来最受呵护的生物:他们享受最好的营养、最先进的科技、最优秀的医疗,生活在美国科技极其发达、物质极其丰富的鼎盛时期。比利突然产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派这些人去打仗!就他们现在的状态:精神饱满,整装待发,做好了迎接残酷战斗的准备,把整个国家橄榄球联盟都派去!熊队、突袭者队、凶猛的红皮队、喷气机、老鹰、猎鹰、酋长、爱国者、牛仔,叫他们统统上——一小撮皮包骨头的人怎能与全美最佳运动员抗衡?哦,抵抗是没有用的。现在就投降,免得挨打,因为我们强大的橄榄球运动员所向披靡。他们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令人畏惧,小小的炸弹和子弹都会被他们的钢铁之躯反弹回去。投降吧,否则我们的国家橄榄球联盟会直接把你们送到熊熊燃烧的地狱之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