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第5/10页)

有的驯鹿还顶着硕大的角叉,有的已被割去鹿茸,我用新鲜苔藓喂驯鹿,我的掌心感觉到驯鹿浊重而温暖的鼻吸。幼鹿则漂亮得惊人,身体灵巧,眼神纯净。有一只鹿角刚刚发育,只有食指的高度,上面毛茸茸的,闪动着针刺样的晶芒,像最干净的霜。小鹿羞怯,警惕,又保持着倔强的好奇,它并不尝试我递送的食物,只是长久凝视着我,既不靠前也不退后,既向往又畏惧地与我对峙……直到我告别之前的最后一分钟,它才靠近,犹豫地给予我谨慎的友情。

当晚,我夜宿呼伦贝尔。广袤草原在风的吹拂下,如皮毛滑顺的巨鹿;而分支丰富的河流正是它最美的角叉。宛如倒影,在那蒲公英般密布星团的夜空,正升起巍峨而令人震撼的鹿角星座。

扑克牌上掉下的“J”

海马,类似鳄鱼、蜻蜓、变色龙这种古老到失真的种类,像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动物,它们全身充满拼贴感。海马的口鼻仿佛食蚁兽的嘴,它有变色龙的眼睛和马的头——马头琴上所雕,与海马低头的弧度极为相似;此外,海马还有虾的躯干、卷尾猴的尾巴、龙的风仪。海马的形体,让我想起3或7的阿拉伯数字,或者是反S形,有点奇异的拉丁感,抑或,是从扑克牌上掉下的“J”?总之,它具有一种难以概括的异域风情。

有时候,谎言比真理更像真理,真理比谎言更像谎言——比如,海马属于鱼纲。海马的样子看起来最不像鱼,比不是鱼却像鱼的鲸不像多了,像个被放错分类的标本。的确,海马全身布满骨环,更像是什么动物干透了的骷髅,比如就像变色龙残剩的骨架。有些品种的海马,生前和死后的样子几乎不变。

是的,海马活在自己由骨环形成的甲胄里,尾部像螺壳上的古老轴线那样优美地向内蜷曲,它从身体结构上就不可能向谁摇尾乞怜。和陆地上游牧的马不同,海马用尾巴把自己拴牢在珊瑚枝叶或藻草的桩子上,以使自己不致漂流。当鱼群追逐洋流,海马努力保持着身姿的直立,以及,看似宁静里所包含的抗拒。

缓慢、笨拙、固执——很难相信海马富有激情,然而,它们看似的刻板里根植着某种专注。海马不像生物,它近于加工出来的工业零件,让人无法分辨,它是警醒还是睡眠,兴奋还是沮丧,缱绻还是决绝,缅怀还是遗忘,谦逊还是傲慢。无肉、无表情、无动作……经过自我压抑乃至自我剥夺,海马达至老僧入定般的岿然不动,在暗流不断的涌动之中。

不仅样貌,海马的习性也与众不同,在动物界是个异数。雌海马把卵产在雄海马的腹囊里,由雄性孵化育儿袋的小海马。育儿习惯,仿若钙化的身体具有雕像般的沉默,以及中年男人庄重的腹部弧度,使雄海马彰显颇具责任感的充沛父性。

有意思的是,在人体左右半脑,各藏有一只秘密的海马——它们担当记忆和空间定位的功能,因其部位的弯曲形状近似海马得名。海马属于脑演化进程中最为古老的部分。天地之间,每个人唯有依靠隐匿的这对小小海马,依靠它们尾部脆弱的小小卷勾,才能记忆且自我定位,得以不致卷入辽阔到虚无的黑暗汪洋。

它们占据了所有方向

用浓重的墨液画出眼线,脸颊上生有一对不怀好意的黑痣。这只海鸥简直像戴着黑臂章,有时感觉是在巡航,有时感觉是在服丧。海鸥飞在自己的倒影之上,我看到它剪形对称的尾翼,如无声滑动的桨板。

海鸥的翅膀,由锐利、坚硬的内骨架支撑,组成一具弓弩,或者近于倾斜的锚。翅膀上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严格排列,精湛覆盖,洇开或深或淡的水墨色。它可以失重般滑翔,也可以失重地一头坠入海里,它同时拥有驾驭和犯错的自由。当然不会被淹死。海鸥橡皮玩具一样浮动水面,尾部上斜,呈30度锐角。飞起时它抬起沥水的鲜艳的红脚蹼,打开透光的尾羽,那时,它能够和教堂玻璃上的鸽子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