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念奴娇(29)(第3/4页)

“世子,自寒山一战,时至今日,我军也多有困乏,这么仓促西击,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见晏岳眉头拧成麻花,嘴角抽搐,晏清源付之一笑:“太宰累了?那太宰回邺城休养罢。”

颍川一战,只围不攻,将士们休整得在梅雨天里都要发霉了,且又基本不费一兵一卒受降了高景玉,那股火气,似乎至始至终没能发泄出来,晏清源这个话音一出,晏岳的老脸也就一红,不再说话了。

“柔然跟突厥正两下纠缠不清,无暇南顾,柏宫又在建康兴风作浪,贺赖趴窝一段日子了,多半是在窥伺着巴蜀,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就要让他知道我班师,我偏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晏清源撇开晏岳,径自跟斛律光等人解释起来,说完,外头又有线报送来,他看完,也还只是微微一笑,不作他说,而是吩咐下去:

“准备班师,阵仗弄大些,让全天下都知道我们这是要回晋阳庆功。”

说完,他才莞尔补充:“打完贺赖,再看看咱们的宇宙大将军是不是把江东收拾的差不多了。”

说的诸将哈哈大笑,深解他意,也就都围上来,看着沙盘指指点点不已。

按他叮嘱,班师的阵仗,弄的极盛,一曲《破阵曲》高奏完毕,本就衣甲鲜亮的魏军,此刻,携胜绩余威,铁骑震天响,前天开路,簇着晏清源一身甲胄在前,宛若天神。

到要往邺城方向去的岔路点上时,晏清源忽招来晏清泽,含笑告诉他:

“七郎,我让一队人马送你回邺城。”

一听这话,晏清泽那张脸有点急了:“阿兄,我想跟着你呀!”说完,有意无意地瞥了眼归菀,心里补了句,陆姊姊都还跟着呢,凭什么送我回去?

再一去瞧晏清源的目光,那里头,可就不止笑意而已了,晏清泽猛地记起启程当晚他的那番教导,神情一敛,便把那点急色收了,只得苦笑了下:

“我听阿兄的。”

他的语气里,不过片刻间,就只剩了顺从。

晏清源倾过身,把他腰间匕首一解,脱鞘而视,锋锐的光芒犹如宝钻,他微微一笑,弹了一下:

“七郎,宝刀该出鞘了,阿兄需要你这个左膀右臂呢。”

可哪有左膀右臂不在身上挂着的?晏清泽闷闷地想,一愣神,晏清源把刀又送回了鞘间,用个平静无波的声音淡说道:

“你还去双堂跟你二哥,听懂了么?”

本极不情愿这个,晏清泽停了一停,望着兄长的那个表情,情不自禁地把脑袋一点:

“我听懂了。”

“好,有事让那罗延给我写信。”晏清源交待完毕,点了一队精骑,目视晏清泽上马,亲自朝那马臀上给了一鞭子,一骑绝尘,马蹄子掀起的尘土飞扬里,那个少年的身影渐渐看不到了。

既是归程,不再像来时急行军流星赶月似的,时令也不复当初炎热,归菀一人一骑,视野开阔,又有清风送爽,眼睛瞧到一处,忽想起什么,给晏清源指道:

“世子,黎阳津!”

青山隐隐,满目苍翠,晏清源见这个地方归菀居然还记得清楚,于是,很自然地给她一记赞赏的笑容,对着黎阳津,沉吟片刻,扬鞭一指说:

“此处改个名。”

几个扈从听他这么一说,都翘首等着,见晏清源扯了扯马缰,一抚坐骑,朗声笑道:

“上回打新城,这次攻颍川,真是我的福地,就叫白马关罢!”

说完,丢下一阵奉承叫好的声浪,冲归菀打个眼色,携同佳人,策马朝前奔去了。

暮色降临的时候,三军扎营,归菀也不知道这是到了哪儿,索性不管,就坐在营帐前,看着月亮发呆,脚底下草虫独鸣,眼前点点,萤火虫正打着小灯笼悠游地从眼前飘飞走了。

“突突”的鼻息声,是从骏马那发出的,除此之外,并无杂音,他的部队,纪律向来是这么严明的呀!归菀没头没脑又想到此点,抱着膝头,不知不觉的,就幽幽叹出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