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九变第八(第10/13页)

程不识为什么打不败呢?因为他太严谨!他的部队,首先“正部曲”,层级指挥系统非常严格。

然后是“正行伍营陈”,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

击刁斗,刁斗是古代一种器具,哨兵巡查的时候敲击来自我防卫。唐代杜甫有诗云:“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程不识行军,前面有斥候,后面有后卫,宿营有警戒,防得铁桶一般。

“吏治军簿”,每天晚上还处理文件,军簿文书一件件处理到天亮。所以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跟他的士兵,不得休息,非常紧张艰苦。

李广则恰恰相反,没有什么“正部曲”的层级指挥系统,和手下将领恩义相结,大家都是兄弟。行军是也没有什么部伍行陈,宿营是哪有水源就在哪儿宿营,人人自便,你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也没有击刁斗警戒那回事。所以士兵都喜欢跟着李广,不喜欢跟着程不识。匈奴人也一样,都喜欢找李广交手,不去程不识那里讨晦气。所以程不识是永远不败,他防备得连敌人都不愿意来,想起他都郁闷。

李广则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被敌人俘虏过,又很精彩地装病夺马逃回来,被判了死罪,交罚款赎罪为平民,后来又得到起用,最终还是在战场上迷路不能建功,羞愤自杀。

李广这种做法,就不是正规部队,没有正式的管理。所以他带不了大部队,只能带兄弟伙。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始终不让他带主力大部队,都是打侧翼配合。他那么多战功,那么有名,却始终不得封侯,以至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都成了笑话。

该学程不识,还是学李广呢?伏波将军马援点评最准确:“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司马光也有评论:“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学程不识,即便不能建功,也能不败。学李广,没有不灭亡的,因为你不是李广。

王皙还举了一个人的例子是朱然,三国时孙权的大将。朱然没有周瑜那么有名,但他的地位可不低,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是东吴政治军事的最高决策人之一,一生战功赫赫,活了六十八岁,在乱世中可谓善终。他就是没有战事的时候,也每朝每夕擂鼓演兵,在军营中全副武装,随时都可能开拔出去。敌人也不知道他在备战什么,所以他每次出兵都能建功。

所以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当领导,就是解决困难和平事儿的。

领导者的五个性格缺陷最危险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是最危险的。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华杉详解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

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是最危险的:

一、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

二、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

三、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送死。

四、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别人泼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出战,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