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情海拾贝(第7/18页)

——《神雕侠侣》第6回

什么是“快活”?

快活就是活得痛快,活得快乐。

离开了其他人,一个人能够单独“快乐”么?

孟子问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齐宣王答道:“不若与人。”

连齐宣王这个大笨蛋都知道与别人在一起比自己一个人要快乐。

快乐,离不开他人。特别是,当你将一个人看得比自己还要重要,那么,一旦失去了这个人,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大的人生价值,哪里还会有快乐呢?

所以,当小龙女让杨过逃往外面的世界,自己决心死在古墓中时,杨过坚决表示若不跟小龙女在一起,一生一世也不会快活。

外面的世界,繁华,精彩。但是,不能与心爱之人一同欣赏,一同享受,那不是越看越伤心么?

杨过是爱恋花花世界的。但他更爱待他情真意笃的小龙女。如果到了需要他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所以,后来他想到小龙女已经不在人世时,毅然跃入了深谷,跃向了另一个世界。

为谁而死

天下就只你待我好,我怎么不肯为你死?

——《神雕侠侣》第7回

有许多人,经过人生的磨炼,能够达到不怕死的境界。

但不怕死是一回事,为什么而死则是另外一回事。

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

为了知己者,都可以去死,那么,为了爱己者呢?

有时,知己者并不是爱己者,知己者用一番“知遇之恩”换取的正是那个“死”。如燕太子丹对于荆轲。

杨过是金庸最为推崇的“侠士”之一,从小到大,受尽了欺辱、误解、冷落、压迫。只有小龙女,这个社会生活之外的少女,给了他真诚的温暖和深深的情爱,也就是给了他最高的人生评价,不为这样的人死,还为什么而死呢?

严格地说,小龙女并不太“了解”杨过,所以他们的爱经历了许多波折。小龙女是从杨过的“爱己者”进而也成为“知己者”的,而杨过则是从小龙女的“知己者”发展到“爱己者既爱且知,他们就都能为对方而死。

能够有一个人值得为之而死,了不起。

作恶只为求真心

我们做女子的,一生最有福气之事,乃是有一个真心的郎君。

——《神雕侠侣》第10回

这是李莫愁的爱情观、妇女观、人生观。

赤练仙子李莫愁,是江湖上恶名昭著的大魔头,说话从来姿态高傲,不作一句软语。但此刻面临被终生关闭在古墓中的危险关头,为了打动师妹小龙女的求生欲念,以便找出生路,不禁说出了这句肺腑之言。

李莫愁并非天生的恶魔,她一生的恶行都源于情场失意。她视自己为天下最不幸之人。她的刚强、高傲,其实正是她脆弱、可怜的另一面表现。她在心底是深深叹息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不幸的。她最需要的不是郎君,而是真心。有多少好色之徒对她稍露轻薄之意,就死在她的拂尘或毒针之下。她到处杀人作恶,目的就在于惩罚这个世界的没有真心。她多么需要一颗真心,多么需要一个有情郎啊。她对于师妹小龙女拥有杨过这么一位甘愿为之而死的有情郎艳羡不已。而她自己的芳心早已被那个叫陆展元的男人永远带走了。

世上有多少天夺其福的女子,她们被男人哄骗、诱拐、玩弄、抛弃、背叛、转卖,她们只会说一句“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而李莫愁则是她们一腔愤怒的化身,代表她们向男人世界凶猛地复仇。

当然,这复仇是必然要失败的。

廝守要欢喜

咱两个直到老了,头发都白了、牙齿跌落了,也仍是欢欢喜喜的厮守不离。

——《神雕侠侣》第14回

对爱情最大的考验,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