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情海拾贝(第8/18页)

青梅竹马很宝贵,一见钟情很浪漫。但,就像歌里唱的:“爱如潮水”。潮水就有高潮有低潮,有潮涨有潮落。当高潮过去,爱会不会变质?相爱的一对人儿彼此熟悉到了如指掌的程度时,会不会互相厌倦?这便成为爱情旅途上一个最严肃的话题。

愿意与对方白头偕老,厮守终生,就意味着并不是只爱恋对方的青春美貌,而是爱对方完整的人生,爱对方“一切及其他”。这是蕴涵了极大责任感的爱。萨特说:选择就要承担。

然而白头偕老之人又未必相亲相爱。许多夫妻不等人到中年,便情消爱散,剩下的只是“过日子”,家庭变成一个“维持会”,双方无爱无恨,凑凑合合走向人生的黄昏,外人恭喜其白头偕老,祝贺其所谓银婚金婚,然而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乏味,有多虚伪。

所以,杨过对小龙女说的这句话,重点不在“厮守”,而在“欢欢喜喜”。

苦就对了

上口极甜,后来却苦了。这花叫做情花!

——《神雕侠侣》第17回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它的名字叫情花,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娇姿动人,秀色可餐。杨过从公孙绿萼手中接过情花的花瓣吃了几瓣,“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

这不正是爱情的味道么?

爱情都是从甜开始的。微甜、腻甜,如糖似蜜,引人一嚼再嚼,步步向前。然而,味不独存,一种味道的存在必以其他味道的伴随为前提。并且,味极必反,甜度最大的糖精,含在嘴里,很快便会品出苦味。爱情的甜蜜,也很快会褪去糖衣,露出其中的苦涩。这个时候,到底是不是再继续爱下去呢?真是颇难取舍。

爱情以甜开始,结局是甜是苦不得而知,但中间过程是一定要经过苦的。没有经过苦,说明爱情发育得很不成熟。没有相思之苦、等待之苦、追求之苦、抗争之苦,那爱情的含金量是必然要大打折扣的。

所以,发觉苦时,不必惊慌,那恰恰说明你采到情花了。挺过去,便又是甜,更深一层的甜。

绝情之情

这谷叫做“绝情谷”,偏偏长着这许多情花。

——《神雕侠侣》第17回

情花长在绝情谷,矛盾。

爱情本身,便是矛盾。

有情与无情,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从古人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多情反被无情恼”以及今人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等语句中,已可看出,有情柱往是离不开无情的。

人为什么会无情?为什么会绝情?

人本是情感动物,有情是自然的。若不是那情遇到了巨大挫折,焉能无情、绝情?

正像绝情谷中开满情花一般,那些无情、绝情之人,心中大多蕴满着一段深深的情,而且就像情花,那情是经历了甜蜜和苦涩的。

绝情谷主公孙止便是从有情,到无情,到滥情,最后自绝于情。

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之花,在绝情谷中遇到了空前绝后的终极考验,条条大路都指向绝情。但他们战胜了绝情,爱之花开得更加娇艳。

绝情,往往是爱情的临界点。

重伤成佛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鉗,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神雕侠侣》第17回

情能伤人,而且“不免”。

这不仅仅是公孙止的一家之言,通篇《神雕侠侣》,有哪一对情侣不曾为情所伤?陆展元、何沅君、李莫愁、武三通、周伯通、刘贵妃、段智兴、郭芙、郭襄、武敦儒、武修文,直到延续到《倚天屠龙记》里的张君宝。《神雕侠侣》简直可以改名为《伤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