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震动京华 惊传梃击案波翻大内 巧遇夜行人(第6/7页)

父子团圆,一家高兴。却不料风波忽起,横祸飞来,父子相聚,不到三月,卓继贤就被卷入了“梃击案”的漩涡,一日上朝,遂成永诀。卓一航哀痛逾常,在居官的父执处探听得知,父亲乃是被郑国舅所诬陷,而郑国舅又是秉承他妹子郑贵妃的意旨。卓一航一怒之下,不管宫中好手如云,竟自一剑单身,深宵闯入。

再说王照希陷入包围,展开蹑云剑法,飘忽如风,专拣敌人的罅隙进攻,过了一会,居然给他移近了卓一航,卓一航也连冲数剑,杀开一个缺口,把王照希接纳进来,两人联剑并肩,威力大增,和卫士们混战,有守有攻,看看就可闯出。

这时乾清宫内的寝宫房门忽启,郑贵妃兄妹和刚才进宫那个披着斗篷的男子,在五六个卫士围拥之下,倚门观战。郑贵妃笑道:“常洵,叫你的随从显显功夫。这些卫士脓包,连两名小贼都捉不着。不早点收拾,惊动正宫,反而不妙。”那披着斗篷的男子把手一挥,两名卫士疾冲出去,一个使护手钩,直奔卓一航,一个双手空空,竟然凭着一双肉掌,来硬抢王照希的长剑。王照希刷的一剑,那人身形一矮,竟然从侧面抢来,王照希的蹑云剑以快捷见长,一刺不中,立刻变招横截敌人手腕,剑尖下刺敌人膝盖,那人“噫”了一声,双掌护身,退了两步。

这人练就鹰爪功,在“空手夺白刃”这门功夫上,有很深的造诣。不料王照希家传剑法,凌厉异常,这人连扑数次,都未得手。那边使护身双钩的卫士,以为凭着双钩可以克制刀剑,故一上来就用急招“大鹏展翅”,双钩一合一拉,要锁拿卓一航手中的长剑,不料卓一航剑术更妙,长剑一翻,青光匝地,后发先至,那人双钩犹未递到,他的长剑已以“旋风扫叶”的招数斩向敌手下盘,使护手钩的也不由得退了几步,常洵见自己倚重的两名高手,出手不利,不禁甚为失望。

但这两人功夫到底比其他卫士强得多,这一加入,配合了其他十余名卫士,把卓王二人紧紧围着。又拖延了一些时候,王照希不觉焦躁起来,忽听得孟秋霞尖声急叫,接着是一片叫喊捉女刺客之声,王照希更急,刷刷数剑,硬往前冲,与卓一航稍稍分开,卫士立刻乘虚而入,把两人隔在两处。王照希一急则乱,虽然勇猛前扑,杀伤了两名卫士,而自己肩头火辣辣的,也中了一刀,险象环生,几遭不测,急忙凝神止躁,把一柄剑舞得风雨不透,缩短圈子,护身待援。

正混战间,乾清宫外侧面的花园,园门大开,一队卫士疾跑进来,郑贵妃面上变色,急推那个披着斗篷的男子入内。说时迟,那时快,这队卫士已跑到宫前,却并不加入追拿刺客,当中一个男子,在卫士簇拥之下,大叫“停手,搜宫!”包围王卓二人的卫士,吓得个个住手跳开,郑贵妃尖声叫道:“殿下,我犯了什么罪了?”原来这人乃是太子,只听他又大声喝道:“搜宫!”他带来的卫士,冲上台阶。郑贵妃头发一甩,厉声斥道:“没有万岁爷的圣旨,谁敢擅进此门。”卫士一窒,太子冷笑说道:“早已有人擅进此门,不必父皇圣旨,万事有我承当!”卫士们发一声喊,抢入宫殿,郑贵妃也尖声叫道:“替我挡着这些暴徒,我与他到万岁爷前讲理去,万事有我承当!”两边针锋相对,卫士各为其主,顿时混杀起来!

卓一航身形急起,运剑如风,叫道:“太子,我替你捉拿叛贼!”只见他翻身进剑,在人丛中直穿过去,乾清宫的卫士在混战中哪分得出身来拦他,宫内有三几个卫士冲出拦截,也给他一顿泼风剑法,连环发招,打得东歪西倒。那披着斗篷的男子,跑在郑贵妃前头,看看就可进入内室,卓一航足尖一点,平地跃起,疾如飞箭,在半空中疾冲扑下,一把抓着他的斗篷,拿了起来,将他的身躯当成兵器,一个旋风急舞,挥了一个圆圈,宫内虽有五七名卫士,哪个敢上?在这时间,王照希也挥剑杀了入来,太子和两名侍卫也已闯入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