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震动京华 惊传梃击案波翻大内 巧遇夜行人(第7/7页)

卓一航一个旋风急舞,将擒获的那个男子向外抛出,早有太子带来的卫士上前接过,揭开风兜,现出面目,卫士惊叫道:“二皇子!”太子冷笑道:“把他捆了!继续搜宫!”卓一航双臂一振,劈啪两掌,把乾清宫内殿的宫门震开,一马闯进。

原来二皇子常洵,仗着母亲郑贵妃得父皇宠爱,早思阴谋夺嫡,但朝中大臣多是太子的羽翼,被迫离开京师,受封到洛阳去做藩王。郑贵妃心中不忿,勾结了太监魏忠贤、哥哥郑国泰与若干朝臣结成党羽,定下了一条恶毒之计,唆使一个心腹死士,扮成癫汉,在青天白日之下,手执枣木棍,硬闯慈庆宫,被擒之后,故意疯言疯语,乱供同党,嫁祸插脏,将扶助太子的大臣一个个牵连入内,又把宫中两个最有势力的太监庞保、刘成除了,让魏忠贤得以掌握东厂,接任“宗主”(按:明朝的特务组织,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三个机关,东西厂由太监掌握,“锦衣卫”则由武官主管。东厂的总管称为“宗主”)。常洵在洛阳也收买死士,密谋造反。后来“梃击案”阴谋成功,牵连日广,郑贵妃以为大事可成,遂密召儿子进京。不料太子常洛,颇为精明,手下也有一班武士。常洵进京的事,居然给他侦察出来,因此遂爆发了深宫喋血的一幕怪剧。

卓一航震坍宫门,直闯进去。只见郑贵妃兄弟和一个白净肥胖的太监都在殿中。卓一航认定郑贵妃兄弟是陷害他父亲的仇人,大吼一声,抡拳直上。那太监正是魏忠贤,斥道:“你敢造反!”把手一挥,四名“桩头”(东厂卫士的头目)一齐迎击。卓一航呼的一掌扫去,第一名“桩头”伸臂一格,身形一歪,居然并不退后;第二名“桩头”反掌一挥,竟是铁琵琶手的功夫,挟着劲风,扑面打来;第三名“桩头”乘着他旋身之际左肩向前一撞,和卓一航碰个正着,他给卓一航反震之力,震倒地上,卓一航也给他碰得歪歪斜斜,收不住脚。说时迟,那时快,第四名“桩头”卜地飞起一腿,一个“蹬脚”踢在卓一航胯上,顿时把卓一航踢出一丈以外,但却并未跌倒。这四名“桩头”都是东厂高手,武功远在外面混战的卫士之上。卓一航虽然武功极高,但经验火候都尚不足,以一敌四,竟然吃了大亏。卓一航勃然大怒,一个翻身,拔出寒光宝剑,王照希和太子的卫士,也已经入到内殿来了。太子喝道:“常洵私离藩地,图谋叛逆,谁敢包庇,一并拿了。”喝声未停,魏忠贤忽然把手一招,叫道:“遵命!”竟指挥四个“桩头”,一把就将贵妃兄弟拿着。笑嘻嘻地道:“郑贵妃兄弟主谋叛逆,我是证人!”太子愕然,王照希却心不在焉,提剑四顾。正是:

深宫喋血,大起波澜,刀光剑影,骨肉相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