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乘风破浪(一六九七~一七○二年)(第5/15页)

就算是再强悍的水手,只要强征队一出现,他们还是会带着恐惧逃跑。水手会在酒馆上方房间一躲好几天。曾有一名水手从伦敦逃到多佛(Dover),结果发现那里也有强征队。他事后这么形容那段“囚犯生活”:“我看到强征队还是怕到不行,走到街上就会有危险,也不能安心睡觉。”[32]有人假装娶了酒馆或咖啡馆老板,如此一来,就能宣称自己拥有房屋(homeowner),这种人是不用服海军役的。有人则给自己弄到警员(constable)或街坊官员(neighborhood official)的身份来躲避兵役,或是干脆签约加入商船。[33]总之,有大批水手一起逃离英格兰。[34]

强征队锲而不舍,特别是他们的队长每抓到一个人,就可领到二十先令(一英镑)。[35]他们会在半夜闯进民宅和民宿搜捕水手,并定期突袭正驶进伦敦及其他港口的商船。[36]已经在海上待了好几个月或好几年的人,在双脚能踏上陆地、看到家人一眼,或甚至拿到工资之前,就会被拖下商船,抓进军舰里。有些商船的人被抓光了,连驶进港口都有问题。[37]有时候,水手从特别漫长的旅程归来时会叛变,以免被抓去当兵;一旦控制局面后,他们会驾着小船,抛弃大船,或是在强征队试图登船时拿起武器抵抗。[38]如果是载着煤炭到伦敦与其他城市的沿岸小型运煤船,强征队的双桅小帆船一靠到旁边,最健壮的水手会立刻躲起来。强征队队长大为不满,往往会抓住船上的男孩,鞭打他们,直到他们说出众人的藏身之地。[39]水手严重缺乏的时候,强征队会闯进陶工、织工、裁缝,以及其他贫穷商人的家里,抓走他们及学徒。依据剧作家与说明小册撰写人约翰·丹尼斯(John Dennis)在一七○五年写的内容,这些人“像狗或犯下最坏的罪行一样,被赶出自己的家”,通常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许多人因衣不蔽体而死,“活下来的人”因为缺乏相关技能,“也没什么用”。[40]乞丐、无业游民、街童被强征队无情抓去。许多不习惯海上生活的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英格兰了。[41]

数千名男孩与男子因为这些各式各样的手段,每年离开英格兰去到海上。在这群天真、运气不好、铤而走险的人里面,有两个即将让大英帝国的贸易戛然而止的男孩。

传奇的黑胡子

一七○○年,日后会成为黑胡子的爱德华·蒂奇,当时已是经验丰富的水手。他生于一六八○年前后,可能是布里斯托尔或附近一带的人。[42]布里斯托尔是英格兰第二大港,也是大西洋越洋贸易的中心。蒂奇显然生于还算富裕的家族,甚至可能是有声望的家族:他受过教育,因此与大多数的水手不同,他是能读能写的。在布里斯托尔一六九六年的税务记录里,没有“蒂奇”这个名字,也没有发音类似的“Taches”“Teaches”或“Thatches”的名字。[43]那一年,是布里斯托尔这个时期唯一留下完整记录的一年。历史学者因而推测爱德华·蒂奇是假名。他可能花了很大的力气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免让亲族蒙羞。即便如此,他可能与格洛斯特(Gloucester)附近的蒂奇家族有亲戚关系。[44]这个家族的托马斯·蒂奇(Thomas Thatch)一支,在一七一二年搬到布里斯托尔,租下离该市码头只有一个街区的房子。

黑胡子蒂奇又高又瘦,还有你可能已经猜到,他长着浓密的胡子。这些外貌特征是见过他的人描述的。他死后,雕刻师科尔(B.Cole)替《海盗通史》数个版本准备的三张肖像,也反映出这些特点。三张肖像中,蒂奇都摆着自信满满的姿势,一手放在臀部上,另一手举着水手刀,他的部下则在身后的港口攻占一艘大型商船。在另一幅托马斯·尼科尔斯(Thomas Nicholls)与詹姆士·巴塞尔(James Basire)的十八世纪雕版画中,蒂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纠结的胡子两端冒着烟。[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