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换汤不换药的新时代(第3/13页)

虽然是文人士子,可他们并无济世情怀。毕竟苟且于乱世,生存才是第一位。儒家推崇的导君于正、匡扶社稷的人文理想,在他们的思想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少的,在他们看来那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主义。

帝国建立之初,与元朝相比,政出中书的权力表象依然存在。对于赤手空拳起家夺得政权的朱元璋来说,他的权力欲望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将处理朝政视为自己的责任,也是他拥有大明天下以后的一种人生乐趣。这种乐趣是权力带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从这种权力游戏中得到的满足。

如果能够将帝国朝政一把抓在自己的手里,那是一件多么让人过瘾的事。可“奏事不许隔越中书”的制度却使他无法和手下的各级官僚进行有效快捷的沟通。就算宰相们对他唯命是从,可是制度的鸿沟摆在那里,想要跨越也不容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宰相们是不愿意去劳驾皇帝的。在他们看来,自己举手之间就能摆平的事,再转手交给皇帝,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遇上勤政的皇帝倒也无妨;如果遇上贪图享乐的慵懒之君,他们这么做就很容易惹祸上身。

这是宰相的想法,朱元璋却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宰相们分明是在钻制度的空子,故意架空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瓜分皇权。

明朝立国之初,中央权力机构设有三大席位,分别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正如朱元璋所说:“国家新立,唯三大府总天下之事。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他还说道:“中书省是国家法度之根本,朝廷百官都要遵从,凡朝廷命令都由中书下达。”

中书省总领帝国政务,大都督府分管军事,御史台则负责监督检察,三大机构的领导者要同时对皇帝负责。从帝国政治制度的表面看来,政治、军事和纪检部门各负其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大都督府和御史台都要受到中书省的掣肘和节制。

作为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善长和徐达这两个左、右丞相官居正一品,与中书省平行的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是大都督和左、右御史大夫,他们都是从一品。所以从品级上来看,大都督和御史大夫比宰相要矮上半个头。左、右丞相让中书省的权力体系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但右丞相徐达作为一员武将,长年领兵在外,追讨遁入草原沙漠的北元势力。这样一来,中书省大权独揽的就只有李善长一个人了。

如此一来,中书省就成了左丞相李善长的一言堂。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既有高超的行政才能,又深得皇帝的信任,于是在他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功臣集团。集团成员分布于帝国权力机构的各个部门,把持着政府的行政运作。

即使李善长是个有品有行的政治完人,可在面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局面时,估计也会在某个时刻被手中的权力冲昏头脑。更何况他本就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明史说他“外宽和,内多忌刻”。只要有官员稍微侵犯他的权益,就会被他安个罪名夺去官职。朱元璋将宰相的权力交给这样一个小心眼儿的家伙,那么党同伐异的权力格局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

李善长出身淮西,对于淮西集团的内部人士百般庇护。在李善长身居高位时期,他所重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同乡之人。如此一来,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中,除了中书省的权力过重,还会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淮人朋党。战争年代,掌权者需要乡人抱团相助,可等到江山坐稳,官僚集团的抱团只会削弱皇权。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清醒,所以才让他无法容忍。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傅友德平定蜀地,天下已定。虽然还有一些敌对的小股势力在边境上打游击,虽然扩廓帖木儿领着北元骑兵还在和帝国的右丞相徐达缠斗不休,虽然梁王还在云南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但是辽阔的中原地带已经成为明朝的天下,平灭或者驱赶四方边境之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