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于右任(第3/5页)

于右任最擅长草书,有“当代草圣”的称号。1932年,于右任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将篆、隶、草与行楷融会,打通魏碑,自成一家,每一个字都自有意境。

于右任也爱写字。年轻的时候,他常背着一个褡裢袋子,里面既不装衣物,也不装钱财,就装两个印章。有人来求字,提笔就写,写完盖章,分文不取。

于右任写字不看人,也不分贫富,更不会“惜字如金”,以确保自己字的价格。贩夫走卒来讨字,只要于右任喜欢,来者不拒。但如果碰到他不喜欢的人,怎么讨也不给。比如他不喜欢宋子文,宋子文曾专门准备了一个精致的扇面托人请他题字,他就是不肯写。但他在饭馆吃到一道好吃的菜,提笔就给店家写一块匾额,甚至给女服务员也题字。

于右任书法作品

于右任到了台湾后,很多人都假冒他的名卖字,他的下属知道后表示要“严惩”,但于右任特地关照“不要为难”他们。一次,他在马路上看到一家商店的牌匾是假冒他名题的字,就走入店内,让店家摘下牌匾,重新写了一幅,且分文未取。

于右任给人题字比较随意,但题的内容却不随意。

他给张大千题的字是“富可敌国,贫无立锥”;

为蒋经国(当时在台湾,于右任已看出蒋介石欲让他接班)题的字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他的复旦校友黄季陆赴台后主管教育,于右任给他题的字是“将中国道德文化从根救起,把西洋科学文明迎头赶上”;

他还为南洋当地的一座关帝庙题过楹联,特地用白话文写了“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5

办报,写诗,题字,于右任完全就是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但之所以他有名,因为他还是个政治家,甚至还当过总司令。

于右任一直追随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被孙中山任命为交通部次长——中国的铁路开始夜晚发车,就是在他任上决定的。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于右任也随即辞职(回去办《民立报》了),后因反对北洋军阀,于右任担任过陕西靖国军的总司令,也算是书生掌兵了。

从1930年开始,于右任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政府的监察院长,从此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34年。

监察院是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审计职权,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非常敏感的部门。也正是因此,“监察院长”这个职位,一直迟迟没有归属,直到最终以正直清廉闻名的于右任出任,大家才都没意见。

但在民国的大官场,于右任自己正直清廉是没有用的。于右任上任之初,也曾踌躇满志,放言“苍蝇老虎一起打”,但真打起来,就发现除了能动几个小小的科长或处长,再往上的就动不了了。于右任曾想法办贪污的铁道部长顾孟余和财务部常务次长顾翊群,但这个级别的“小老虎”,就已经有上层人物,乃至蒋介石或汪精卫来打招呼了。

以蒋经国的身份,以国民党当时的决心,在上海“打虎”依旧落得个无疾而终,于右任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这个“监察院长”,于右任做得很是胸闷,被人讥笑为“监而不查,查而不明”。他也曾提出过辞职,但蒋介石坚决不准。

于右任在官场中表现得最书生气的一次,就是1948年的民国副总统选举。

1948年5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于右任站了出来,参选副总统。他的竞争对手,是孙科、程潜,以及最有实力的李宗仁。

各个竞选人为了拉票,对各路投票代表使出了各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