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叙瑞典(第5/9页)

总之德国境内情形过于复杂。构成民族国家尚待一个半世纪之后方能成为事实。况且纵如是,东欧自波罗的海沿岸各小国,南迄波兰俄境无自然之疆界,若干地区人口混居,当中种族语言宗教各异,易开争执之端,也触发彼此之安全感,本世纪以来循着这东西轴线所发生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有多起,即疆域亦曾数次变更。而至今此带有威胁性之因素并未消除,自此也可想见18世纪大陆上数个国家协同的将瑞典之外界势力驱除,实为简化局面的办法,在历史上具有当前的积极性,此非查理十二个人之威望能力所能挽回者也。

自此又约一百年,则有法国元帅成为瑞王之养子。白纳多特既同拿皇起兵肃清欧洲封建势力,以后又厌倦波拉巴特之干戈勿戢了无止境,以他的经历和态度,他对地缘政治的力量和各国民族自决之潮流不能未具用心。他的“不介与政策”不仅使瑞典长期享有和平,也成为这国家今日局处中立的基础。

然则和平与繁荣之间,尚有一段至大的距离,终于19世纪瑞典仍是欧洲一个偏僻而穷困的国家。今日瑞典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冠于欧洲各国,大部得自两个主要因素之助益。一是向外大量地移民,减轻了国内人口的压力,也使工资提高、经济的改组不遇障阻。另一因素则是因借着科技的进步,开发了以前无法开发的资源。这两个条件同时生效,给了主政者一个全面筹划的机会。

瑞典向美国移民的数目,没有确切的统计。一般估计自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一百五十万人。内中也包括以后由美回瑞的人口。1920年间的估计,当时居住美国的瑞典移民为六十三万人,再加上移民之子女则也近于一百五十万之数。此外加拿大也有瑞典移民及其子女约五至六万人。总而言之,这在该国19世纪的人口六百万和今日之不及九百万的数目内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

移民最早的时候发动于1840年间,亦即是查理十四自称功德圆满的前后(美国开国前曾有瑞典人士移殖北美洲,可是17世纪的探险拓土,不能与以后移民并论)。当时移民的原因大致为宗教信仰上的歧异(以Eric Jasonists为主)。以后的原因,则以经济上的成分为多。

初看起来,以一个面积略等于台湾十二倍的国家,迄今人口不及台湾之半,尚要向外移民,颇为费解。可是我们要注意迄至19世纪之末,瑞典主要的仍是一个农业国家。1850年农村人口为全国百分之九十。迄至1900年仍占百分之七十五。北部既奇寒,即南方也多森林湖泊,再用旧式农具操作,也无法维持大量的人口。打开局面的条件,首为工业化,而这条件则待科技之展开。

亦恰当1850年间及1860年间正值该国大规模移民发动之际,西方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展。瑞典主要的资源,为森林及铁矿。在蒸汽机发动的木锯登场之前,木材的开采,主要限于南部偏西的海岸一带。机器锯木开始于1849年,至1860年间而普及,也随着英国市场之扩大,开采才遍及于北部。有些树木如云杉(Spruce),只能作纸浆用,也待1880年间发现的化学媒介,才能大规模生产。至世纪之末,瑞典出产之木材占国际输出之百分之四十,而不久输出之纸浆又超过木材之价值。即铁矿亦复如此。迄至1840年,传统的炼法使低级矿砂无法采用。1840年炼法的改进,1850年间的“兰开夏法”(Lancashire Process)之炼生铁,及1860年间之“白塞麦法”(Bessemer Method)之大规模制钢以及1880年间之“吉尔开司法”(Thomas-Gilchrist Method)使工本愈来愈低,于是低级矿砂可用,含磷质的矿砂也可用。及至本世纪瑞典的大量矿砂出产于极北偏西,接近挪威的港口一带,即是以前之所未有。1940年希特勒占领挪威,当中一个原因即是波罗的海冬季冻结,瑞典的铁砂全依挪威方面之港口入海。挪威方面有海洋暖流才能使船舶经年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