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南朝“最弱王朝”陈朝(第6/7页)

在军事方面,陈顼这时期的对外“武功”,也是陈朝的顶点。他也确实赶上了难得的好时候,这时候陈朝北面的北齐,正是荒唐天子高炜在位时期,此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残忍好杀不说,整日耽于淫乐不理国事,先前强大一时的北齐,实力已经迅速衰弱。而一直进行汉化改革的西魏,此时已经被宇文家族的北周所取代,此时的北周政权,正忙着“平稳过渡”,一时无力南进,这时候正是陈朝对外扩张的最好时候。

陈顼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公元573年,陈朝由大将吴明彻统军,发动了意在收复淮河流域失地的淮南之战,战斗进行得出奇顺利,陈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克江苏六合、安徽合县等多个失地。尤其是在江苏六合之战中,陈朝猛将萧摩柯击败了北魏猛将长孙宏略,斩杀其麾下精锐10多万人,这支军队是北齐最精锐的“六镇骑兵”,经此一败,北齐元气已然大伤。这时候的北齐,已经是其王朝的末期,常年倒行逆施,早激得国内反抗连连,无论是底层的百姓还是山东、河北的世家大族,都已经发动过多次反抗北齐高家王朝的暴动。外部方面,强大起来的北周连续在北齐的西线进攻,并和陈朝约定“中分天下”。到了公元573年十月,陈朝在寿阳之战中击败了北齐主力军队,一举攻克寿阳,并且俘虏了常年和陈朝作对的梁朝叛将王琳。至此,整个淮南之战里,陈朝已经攻克北齐数十座城市,斩杀北齐精锐部队十几万人,可谓大获全胜,淮河以南的领土,尽数落在了陈朝手里。

陈朝的这次淮南之战,看似开疆拓土无数,其实在战略上却犯了大错。淮南告捷后,陈朝许多大臣,包括尽知北齐虚实的前线将领吴明彻、萧摩柯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抢在北周之前灭亡北齐。这时候的北齐,实力衰弱不说,政治上更是众叛亲离,陈朝进军顺利,也和北齐统治区百姓的支持分不开。但陈顼无远略,之前南朝历次北伐,在初战告捷后往往会遭到失败,所以陈顼这次决定见好就收,他在整个淮南收复后随即下令停止进兵,在淮南驻军防御,失去了抢先攻灭北齐的最好机会。结果,北齐西面的邻居北周,趁机对北齐发动了猛攻。彼时在位的北周武帝一举拿下北齐,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这时候的陈顼,才突然间回过味来,开始想着统一北方了。可灭掉北齐后的北周,已经在力量上形成了对陈朝的绝对优势,公元577年,陈顼派吴明彻再次出兵,攻打北周控制的彭城,这次却碰上了硬茬子,先前连战连捷的陈军被打得大溃,吴明彻本人以及4万多人被俘,陈军生还者只有几千人。之后北周乘胜追击,先前陈朝将士辛辛苦苦收复的淮南失地,一股脑全被北周夺了去。如果不是北周武帝的英年早逝,陈朝的亡国,只怕是提前了。

北周武帝的死,让陈朝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此后的北周陷入到宗室内斗中,并最终由杨坚建立的隋朝取而代之。陈宣帝于公元582年过世。他在位的14年,是陈朝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14年,虽有淮南之地的得而复失,对北周的大败,但历代史家依然把他在位的这段时代叫做“中兴”。可陈朝灭亡的祸根,也是他在位时候种下的。这个时期,是整个南北朝命运的一个十字路口,在北齐衰弱的情况下,如果南陈政权能够抓住机遇,夺取北齐的领土甚至抢先灭亡北齐,那么尚且能够形成对北周的抗衡,但陈顼关键时刻的“见好就收”,等于帮了北周的忙,北朝政权对南朝的绝对优势就此形成。北方统一南方的大势,也就不可逆转。

陈宣帝陈顼的去世,意味着著名的“文宣中兴”的结束。南陈的“被统一”,已经是一个时间问题,陈顼长子陈叔宝的即位,更把这个“被统一”的时间表提前了。